我家的后院通现代(120)
她们有闲,书记却忙的很,先去帮自家媳妇落实了工作——书记媳妇是唐市人,拥有居民户口,公社给安排在了粮站做会计,大家都称她为崔会计。
然后接手村里的工作,目前最主要的是要将缺的大队会计、小学教师给补上,然后要召开全村社员大会,稳定人心,迎接双抢大忙。
大队会计很快就解决了,大队长推荐了一小队的会计,这一小队就是小美家所在的小队,也是书记云根所在小队,这小队会计是他从小玩到大的伙伴,大队书记一推荐,他乘势答应。
然后从小队里提了一个人做一小队的会计。
一小队人都很满意,两位会计和家人更满意,这就是朝中有人好做官啊。
书记顾云根也很感慨,心道上一任如果犯事的人多一点,他回来可以调度的余地更大,可惜只有两个位置,少了点。
这第二个位置就是那小学教师,能胜任的人似乎一时找不到。
村里倒是有几个读书人,可是这几个人要么字写的一塌糊涂,要么好多简单的字都不认识,要么普通话说的崔会计一句听不懂,要么在村里名声很差……没有一个满意的。
而学生没有老师,也不去上课了,一天到晚在外面野,有的甚至已经下河游泳了。
顾云根想实在没有办法,就去隔壁村找找看有没有合适的。
这时有人向他推荐了王培根,说村里文化程度最高的就是他了,肯定能胜任。
其实书记本来是想让王培根继续做赤脚医生的,现在经人这么一说,想了想,也是个好主意。
那位写字差的读书人,肚子里知识还有点,让他去公社医院培训一阵,回来做赤脚医生,王培根做教师。
反正医生的字就是自己看得懂别人看不懂的,不影响。
于是这天晚上,书记和老婆崔会计,一人一个牵着俩孩子,到王家来了。
小美喜欢一切美好的事务,双胞胎她喜欢,但更喜欢明艳大气的崔婶娘。
小美是会讲普通话的,否则,她怎么和向玲玲交朋友,买她菜的顾客中,也有不少是讲普通话的。
所以,这是崔会计来到苏城东吴县阳澄湖镇田泾村后第一次全程无困难的一次交流,感觉前所未有的酣畅。
两家人聊了一会,云根说明了来意——一是两家最是近邻,以后多走动;二是请培根出山,做村学校老师。
王奶奶和儿子对看了一眼,说:“谢谢云根侄子对我家培根的照顾,我们考虑一下再给你答复吧。”
顾云根诚恳地说道:“过去的事已经真相大白了,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你们也将心结放下吧。读书可以明智,村里这些年被搞得乌烟瘴气,说到底还是读书人太少,培根独木难支啊。
我这些年在外面,吃够了读书少的苦,想迎头赶上的,哪那么容易?读书一定要在该读书的年纪才读的进啊。
婶子你们看看我,战斗英雄也做过,也立过几个大大小小的功,可每次提拔,都卡在文化上。我自己没有怨言的,那些岗位我如果上了,没有文化知识做支撑,也干不好。可就是觉得有点愧对妻儿,我们三个的户口都没有出去,都落户在村里。”
小美心说,这现在看来是坏事,以后可就是好事啊,光拆迁房就能拿不少呢。
书记这话属于交心了,王奶奶和王培根心里很有触动,脸上神色都带了点激动。
从王奶奶卖了房子供儿子读书开始,几乎全村的人都在骂她败家。这不是背后被人议论的问题,而是感觉找不到一个知音的孤独感,这是很让人发狂的事。
王培根同样如此,村民背后骂他嘲笑他的话,他也听到不少,可是又能怎么办?
今天,终于有一个人说,读书是有用的,还拜托你来帮助村里的孩子读书明智。这份信任感,生生叫王培根生出了士为知己者……不说死吧,往前冲他还是愿意的。
他还想到了吴国历史上“专诸刺王僚,要离刺庆忌”的故事,人家为知音连命都可以舍弃,他小小的王培根还顾什么面子,搭什么架子啊。
当下点头:“行,我听书记大哥的,啥时上班,听你指挥。你放心,既然答应你了,我一定会尽力而为的!”
晚上,躺床上,小美问奶奶:“为什么不提出让爸爸回合作医疗站呢?”
按小美的想法,哪里跌倒哪里站起来,潘冬子老对头不是说了:“我胡汉三又回来了”嘛。让那些人看看,我王培根又来做医生了,这多神气、
王奶奶笑了:“我估计赤脚医生这职位,书记已经有了安排。还有,我也担心,你爸爸再去做赤脚医生,要是回复到老样子那就完蛋了,这些苦都白受了。换个工作也好,起码这一年他要熟悉新岗位,不会和狐朋狗友混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