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北(66)
“现在虽然皇帝的意图暴露,但我们明面儿上还不能和皇帝撕破脸。九原还要指望洛阳送来军饷。而且,”不知为何,杜若轻轻笑了一下,“若现在就和皇帝公开对峙,魏子之说不定会破罐破摔,直接对九原用兵。李牧,到时候你站在哪一边?”
李牧一惊,答不上来。
杜若很满意他的反应,继续道:“皇子殿下现在还在突厥人那里。若我们想起兵,还缺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皇帝要是用兵,九原守军只能把公主交出去。要不然,九原城恐怕也会和长安一样。“他的表情冷了下来。
“如果皇帝连公主殿下都这样忌惮,当年又为何要将皇子送往突厥?”李牧道。
“当今皇帝即位的时候清岳刚刚离开九原。皇帝大概以为,就算信陵王不在,凭九原守军的实力,突厥也不敢轻举妄动。他派使者送皇子殿下到漠北,不过是送一个人质过去以防万一,表示魏朝愿与突厥互不相犯。“杜若讥讽地道。”皇子殿下当时才四岁,身体又不好,皇帝应该是指望那孩子熬不过沿途劳累和漠北极端的天气,用不了多久就会死在那里。既向突厥示好,又能摆脱这个威胁,一石二鸟。可惜他的算盘都落空了。”
李牧摇头,”突厥人要的是粮食和物资,要一个人质有什么用。“
“杜先生。”暮北突然开口,杜若和李牧都看着她,“你说,有三百人回来了?”
杜若神情柔和了下来,“殿下,不到三百人。”
“杜先生,你觉得我怎么样?”她十分不确定地问。
“殿下,你做得很好。”杜若十分温和地道,“那些将士自愿跟随殿下出城迎战,九原守住了,殿下也还活着,他们会瞑目的。”
暮北长舒了一口气。
“学生多谢杜先生奉陪。“
杜若笑了起来。暮北要坐起来行礼,他制止了。
“殿下,是清岳教了个出色的学生啊。“
杜若和李牧留暮北休息。李牧走的时候,又回头看了一眼躺在床上动都动不了的公主,叹了口气。
他在城墙上看到那八千人作战的时候立刻后悔让公主带他们出了城。八千人对十万人,这完全是让殿下去送死,而这本是他的职责。当他看到公主从守军的保护中冲出去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可能是疯了才会相信杜若能会把殿下带回来:公主根本不是那种按理出牌的人,她才不会乖乖等着别人保护她。但更让他震惊的还在后面。公主殿下挥剑杀敌的样子那么凶,根本不像个未经世事的十七岁少女。她的果断和毫不犹豫让她完全能够胜任一个领兵出战的将领的职责。而李牧看到她带兵向东撤走的时候几乎以为领着那剩余的几百守军的,是信陵王。
殿下太聪明,也太勇敢了。
然而还活着的几百将士还混在突厥军队中间,离城门有很远一段距离。若直接原路返回,不得不继续和急着回大营灭火的鹰师面对面。对方这时已经明白他们只是诱饵,一定会疯狂报复,这几百人说不定会全军覆没。而公主向东撤退,一方面避免与鹰师继续纠缠,也可以迷惑对方,让突厥人追也不是,不追也不是。同时还可以引开阿史那赫蓝的注意,为从西边回九原的那两千人争取时间。
他虽然知道公主善于谋略,但没想到她竟能如此随机应变。
李牧心服口服。
他不知道殿下和杜若什么时候、从哪儿回来。只好派人守好各个城门,等他们一回来立刻通报他,他自己在北面的城墙上守着。突厥大军走了,看来公主的计策成功了。但还不能掉以轻心,阿史那赫蓝说不定会恼羞成怒,一气之下决定在回漠北之前再找一次九原守军的麻烦。
不久,那两千人按时回来了,而杜若在耽搁了半天之后才带着一小队人马从东面进了城。李牧在大营门口看着公主不省人事地被杜若抱进来时先是吃了一惊,同时感到深深的自责,随后又不可抑制地感到十分骄傲。
因为这是汉人的公主。
当日在云阳,杜若告诉他公主的来意时,他还以为叛乱不过是一个十多岁的小孩子在说笑。现在想来,殿下也许深谋远虑已久。她说不定,真的会成功。
李牧觉得,这位公主殿下,也许值得跟随。
正元七年六月,九原守军大败突厥鹰师,九原城守住了。本来对这一战并不抱希望的百姓们喜出望外,很多已经在南方待了两年之久的流民纷纷北上返回故地。更让百姓们没有预料到的,是公主魏骊亲自带兵出城迎战,和守在城中的李牧配合,击退了突厥军队,公主却在回城途中被叛徒所重伤。百姓们一边盛赞公主殿下身为女子却如此大义凛然,一边指责派来奸细的突厥将军阿史那赫蓝的无耻。有流言道向九原守军内派去细作的不是阿史那赫蓝,而是洛阳城中的皇帝。但仍在九原的公主殿下并没有对皇帝进行任何指责,所以流言很快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