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北(49)
但是虞翰洲又不认识陈暮北。这个姑娘当年和信陵王定亲的时候还是九岁的小孩子,长安城知道她名字的人都没有几个。虞翰洲不是个轻信的人,他虽然不知道这块玉佩的意义,但明白这绝不是可以轻易交给他人之物。
“你真的是陈暮北?“杜若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眼前的少女点了点头。
“你见过清岳了?“杜若仍然不明白。
少女又点了点头。
“怎么见到的?”
“十一岁的时候,清岳带我出了长安城。”她疏离的眼神有了焦点,她的神情变得柔和了些。
杜若立刻明白了。
长乐八年,清岳在接到圣旨的时候正在关外,不知为何他没有立刻赶回来。但魏子之已经等不及了,再拖下去兵变的计划就会走漏风声,他不得不在信陵王回长安之前就动手。清岳一定是在路上就听到了长安的消息,所以才从半途失踪。看来他后来还是想办法回了一趟长安。而带着信陵王拒接圣旨逃匿的消息回到长安的虞翰洲后来找遍了整个陈宅也只找到自裁的陈夫人,陈家小姐十分蹊跷地不知所踪。但虞翰洲并没有上报这件事。兵变那天夜里长安死了太多人,没有人会在乎一个十一岁的小孩子。
而清岳大概是在回到长安的时候碰巧遇到了这个女孩子。然而杜若到后来都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清岳离开长安的时候暮北才九岁,他们从未碰面,如何才能认出彼此?清岳当然不可能告诉别人他就是信陵王,而这个小女孩如果有能耐躲过在长安屠城的叛军,定然也不会告诉别人她是陈瑜的女儿。如果是巧合,这也太巧了。并不相信鬼神的杜若只能用天命来解释这件事。他有时候忍不住想,先帝当年莫非是早已预知了他这个外甥的命中注定,才定下这桩当时看起来有些荒唐的姻缘?
没人说得清。
杜若收回思绪,暮北正在等着他开口。
“你到了这里就安全了。”他温和地道。他突然发现自己的话有矛盾。云阳并不安全,突厥随时有可能再来。
暮北却并没有露出放心的表情,“杜先生,”她换了个称呼,杜若点点头,她接着道,“你能让我见李将军了吗?“
“小暮北,你为什么一定要见李牧?“她不安地动了一下,似乎是因为杜若叫了她的名字。
“我有事必须向李将军确认。“她道。
杜若等她说完。
“我要救清岳。”她终于忍不住脱口而出。
杜若愣住了。她的回答出乎他意料。他以为是清岳让她来寻求庇护。
“暮北,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暮北不满地看着他,“杜先生,虞大人也是这个反应。”她的神情好像在说,“我说的话有那么不可思议么”。
杜若笑了起来。这孩子和清岳有点像。
“看来你已经有办法了?”
她迟疑了片刻,“有办法。但是有个条件必须满足。”
“说来听听。”
“只有皇帝和护卫司的人知道三山在哪儿。护卫司的人不会说,那就只有去问皇帝了。”
“你打算怎么问?”
“当今皇帝既然送清岳去三山,就没打算让他回来。问他没有用的。而且也不能让他知道有人想救清岳。”
“说得不错。”
“那么,”她顿了顿,“既然这个皇帝不愿回答,那就只好换个愿意回答的皇帝了。”
杜若不笑了。他神色严峻地看着她,“你想发动叛变。”她说的太轻松了。但这件事不应该这么轻松。
暮北没有回避他严厉的目光,“对。”
“清岳决不会赞成。”
暮北点点头,”也许不会。”但只有这个办法,她要救他,她顾不得那么多了。
杜若没有答话。魏子之即位以来,突厥对北方边境的骚扰日益猖狂,头几年还算是勉强守住了,但正元四年守军大败,之后更是节节败退。连年征兵,北方传来的却一直是战事不利的消息,民间对朝廷的不满积怨已久。将北方流离失所的百姓遣返原籍的诏令更是火上浇油。这些老百姓不少人沦落成流民,扰得南方也鸡犬不宁。这些因素加起来,民间叛乱不过是时间问题。如果光是民间动乱还好,洛阳的十五万禁军都是精锐,平定那些乌合之众应当不在话下,正元五年洛阳城外的□□就是个例子。但如果有人从城内与城外叛军里应外合,那他的皇位可就坐不稳了。皇帝大概是意识到这种威胁,才急着想清理洛阳城中的前朝重臣。然而没想到适得其反,正元五年,公主魏骊准备叛乱的谣言传出时,洛阳城确确实实地起了骚动。不过六年时间,这个新皇帝的统治,却已有摇摇欲坠之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