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北(29)
但她不能冒险。他是那个人又怎么样,不是又怎么样,反正他都已经在她身边了。
“没什么。”她蹭到他面前,像个小孩子一样把头靠在他胸口。“有清岳在太好了。”
他因为她的毫无防备吃了一惊,她的坦率让他再一次感到所谓的命中注定。他伸手环住她。
“嗯。有暮北在太好了。”他低声笑道。
他就这么抱着她,直到听到她均匀的呼吸声传来。
暮北好得很快,但清岳仍然不让她出去乱跑。等天气转暖,她好不容易说服清岳让她跟着一起下山的时候已是三月。暮北坐在院子里等清岳上课的时候,发现武陵来了许多衣衫褴褛、形容肮脏的陌生人。她和清岳说起她的发现,他皱起眉,说这些人大概是逃到南方来的流民。九原城已经千疮百孔,再加上仍然受到突厥的威胁,逃难的百姓不敢回去,只好流落到南方来。这些人没有土地可以耕种,也很难找到生计,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变成抢夺钱财的匪盗祸害他人。清岳嘱咐暮北不要一个人出门,要去哪里都等下学了和他一起。
不只是清岳,武陵的村民也变得小心翼翼。村中的人家紧闭门户,家中有小孩子的都要求孩子们下了学早早回家。暮北渐渐不安起来,她觉得有什么东西在发酵,在酝酿。它已经暗潮涌动,只等待一个彻底爆发的时机。
这个时机在正元五年的四月到来了。漠北的雪一融化,突厥大军再次袭击边境,固陵失守,大将军苏文仓皇逃到云中。契丹趁云中守军与突厥在云阳胶着之际,突然出兵定襄。定襄守军猝不及防,城中百姓南逃,洛阳以西出现大量流民。
与此同时,云中的形势比定襄更加严峻。突厥大将军阿史那赫蓝与云中守将李牧在云阳对峙了半月,见云阳久攻不下,转而带领鹰师南下直捣长安,但在看到破败不堪的长安城后不得不悻悻北归,一路烧杀抢掠,沿途百姓苦不堪言。
等突厥人终于回到关外,北方守军一得到喘息的机会,皇帝就立刻下令将九原和定襄来的流民遣回原地。这一诏令引发了洛阳以西九原和定襄流民的□□。皇帝从驻守洛阳的禁军中派出一半军队镇压,□□不久便平息了。七万禁军返回京城,留下洛阳城外横尸遍野。
五月,武陵的桃花开得正盛。暮北坐在学堂的院子里,等清岳下了学一起回家。
遣送流民回原地的命令传到武陵的时候,清岳只是摇头,说这是在逼着百姓造反。守边不利已是朝廷失职,再强迫百姓回到北方,更是要断他们的活路。
听说朝中不是没有人反对,但提出异议的大臣或者被关入京中大牢,或者被送往三山。暮北问清岳三山是哪里,清岳说,三山说的是一处海外大岛,专门用来关押不便处死的犯人,具体位置只有皇帝和直接接受皇帝命令的护卫司知晓。皇帝要送人上岛,明面上是说是天子施恩送他们到仙境疗养,但说白了就是把上岛的人当作人质,生死仅凭皇帝一时心意。岛外的家人还以为只要诚心尽忠就可以换得岛上人质归来,但往往是有去无回,时间久了,也就慢慢放弃希望了。先帝在位时,觉得一国之君处置臣下当光明正大,这种做法有损天子盛德,一直弃之不用。但当今皇帝之所以即位靠的本就是窃国,处置是不是光明正大,对他而言也不是多要紧的问题了。
暮北把书丢在一边,看着院门口的桃树。满树嫣红与往年无异,这世道却已经大不相同。
她正要拿起书接着看,突然瞥到门口似乎有个人,她立刻警惕起来。清岳还在讲课,她想了想,没有叫他,一个人小心翼翼地朝门口走过去,顺手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
快走到门口的时候,那个身影突然朝院子里探过身,她举起石头就要砸。对方也看到了她,下意识地抬起胳膊护住头。
“别砸了!是我!”汲川叫道。
“怎么是你啊。”暮北把石头丢在地上,“我还以为是盗贼。”她回头看了一眼,清岳站在教室门口,她朝他挥了挥手,清岳点点头,回去接着讲课了。
“我长得像盗贼吗?”
暮北眯起眼打量他,“不像,不够凶恶。最多算个小混混。”
汲川哭笑不得。
“你怎么来了?”她问他。今年又颁布了征兵令,汲川对清岳说过,他想在走之前多帮他母亲干点活,就不来上课了。
汲川挠挠头。
“我过几天就走了,”他看着旁边,不自然地道,“觉得还是应该来跟你说一声。”
暮北心下一惊,但没有表现在脸上,只是若无其事地道:“征兵令不是说秋天走吗?现在才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