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千个晨昏(116)
他们到了汉中一个不知名的小镇。
这个小镇距离张晨星上一次来的那个不到一百公里。那时她在青旅遇到了唐璐, 她来寻找自己的朋友。张晨星不知她后来怎么样了,是否找到了她的朋友。
派出所在小镇镇中心,里面的民警忙忙碌碌, 给张晨星打电话的那个从外面小跑回来, 身后跟着一个年近五十岁的西北汉子。???
“张晨星是吧?”民警问:“这是我们镇上一家面馆的老板,就是他说见过你妈妈。”
“你好,叔叔。”
“我着急回去煮面, 现在跟你说。”老板的普通话不太流利,尽力克制自己的方言:“她长得跟你很像, 个头这么高。”老板比划一下,指指张晨星:“也是很好看。不会说话, 有一次因为什么事来着, 她说了两个字,听着像南方人。”
“住在我面馆对面,不太出门,出门一次买一丁点东西够吃一个星期。”
“喜欢小孩,那时在这吃饭,有小孩背诗, 她听着不对, 就跟我要了一支笔, 给那孩子纠正。我们这才知道她有文化的。”
“住了半年多吧, 有一天不知道从哪搞了很多书, 捐给学校了。其中有两本很厚, 是她自己抄的,自己很漂亮。当时学校搞活动, 还摆出来过。镇上的人都知道。”
“走的也突然, 就那么消失了。”
老板说完对张晨星道歉:“对不起啊, 我还得回去煮面。我记得的就这么多了。还是那天有个来找人的,拿出一张照片问我见没见过这个,我才想起来。”
“那个找人的,是一个个子不高、很可爱的姑娘吗?”
“对对。”老板点头:“你亲人租的地方在我面馆对面,我认识房主。但房主一家搬去西安了,你只能打电话问。”
“捐书的学校在哪?”梁暮问。
“镇中心小学。”
“谢谢。”
老板挠挠头:“我得回去了。”
“辛苦您。”
“我们帮你打还是?”民警问张晨星,一般这种,家属更倾向于自己联系。
“我自己打,也辛苦你们了。”张晨星对民警鞠躬。
“为人民服务嘛。”年轻的小民警笑了。
“有一个叫唐璐的人来这里备案过吗?就是刚刚老板说的那个姑娘。”
“备案过啊,来过两三次了,我记得她。”
“我可以要一个她的电话吗?”
分开的时候她们彼此并没有留电话,觉得对方只是一次萍水相逢,不会再见了。但唐璐把张晨星妈妈的照片带在身上,在寻找她朋友的同时,也会帮她询问。
张晨星觉得愧对唐璐。
民警在跟唐璐本人确认后,把她的电话给了张晨星。
“打吧。”梁暮说。
张晨星点点头,走出派出所,主动拨出了唐璐的电话。电话那头有点吵,唐璐的语气一如既往的友好:“谁啊?”
“我是张晨星。”
唐璐安静两秒,兴奋起来:“张晨星!张晨星你问了吗?是你妈妈吗?”
“我还不知道,需要进一步确认。但我想谢谢你,唐璐。”
“谢什么!你还给我治跌打损伤了呢!你现在在那吗?”
“是的。”
“那你等我,我折返回去。到了给你打电话!”
唐璐的声音里有掩藏不住的兴奋,似乎不亚于她找到自己的朋友。
“唐璐,是我上一次来汉中的时候碰到的人。就是在站台上看到你那次。”张晨星对梁暮解释。
“猜出来了。”梁暮为张晨星系紧帽子,即便群山遮挡寒流,汉中盆地仍旧比南方冷的直观。
“咱们去吃口东西,然后找个地方住下,等萧子鹏和唐璐来集合,好吗?”
“好。”
“那你要不要去吃面条?刚刚那位老板开的那家。”梁暮小心翼翼地问。此时的张晨星像一个玻璃杯,不小心掉在地上就会碎了。
“好。”
张晨星坐在面馆里,想象着母亲曾坐在这里的情景。老板说她喜欢坐靠窗位置,等面的时候微微仰头晒外面的太阳。她来的时候是春天,走的时候是秋天。老板端上来一碗淋了两滴酱油的清汤面,她慢慢吃完。
关于母亲走后的时光一点点具体起来,张晨星也坐在这里,甚至在想,如果她还活着,现在应该满头白发了。老板说她12年的时候就已经花白了头发。
“我也想要一碗淋两滴酱油的清汤面。”张晨星对老板说。那老板点点头、又叹了口气。端上面条的时候对张晨星说:“好几年之前的事了,我怕我记错。”
“谢谢您。”
挑起一根面条送进口中,喉咙一紧,就有一滴泪落进碗里,面汤发出轻响,漾起涟漪。张晨星很少哭,在她有限的几次崩溃里,几乎都与母亲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