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人家(163)

作者:大米

渐渐地,信件内容日益诡异,庄图南不知道庄超英写信时是什么心情,反正他看得津津有味,兴高采烈。

先是庄筱婷闪亮登场。

“……筱婷拿了宋阿姨的授权电报和户口本去房管科,房管科坚称职工本人或家属才有资格代办《住房产权证》,厂里那么多在外地打工的职工都是托人代办的,我和你妈妈私下里都觉得是刘副厂长的示意,想占住宋阿姨的房子。

筱婷当时没作声,第二次她挑了许多人都在场的时间去了房管科,等科长在一群职工们面前再三声明只有宋莹和家人有资格办证时,她不声不响从包里掏出了她和栋哲的结婚证……”

信中渐渐有了矛盾和冲突。

“隔壁王家为了那间四平方米的小屋大打出手,王芳几年前回了城,有苏州户口,但她不是厂职工,不满足优惠售房的条件,王勇要买这四平方的面积,王芳要求王勇付她市场价格,两人打进了派出所。

这件家务事在住房制度改革的峰尖浪口上成为了社会事件,《苏州日报》报道了此事的恶劣影响,厂里一怒之下,让房管科把小屋拆了,左侧围墙复原。”

继代办房产证之后,庄筱婷继续创意无穷地发挥,庄超英用了满满两页纸还原了事情经过。

“筱婷帮宋阿姨办理《住房产权证》时无意发现西厢房的地址上居然有两个名字,宋阿姨和吴姗姗小儿子的名字,宋阿姨表示她事先绝不知此事,也不知道刘健和吴姗姗是如何操作的。

筱婷立即把她的户口迁到了宋阿姨的户口本上,再找到刘健和吴姗姗,要求他们尽快搬出,并迁出他们小儿子的户口。

刘健和吴姗姗不肯搬,吴姗姗再三表示他们资历浅,在单位暂时还分不到房子,等他们分到房子立即就搬,我和你妈妈都说算了算了,就这样吧,鹏飞不满,和他们起了激烈的言语冲突。

筱婷周末回家,请刘健和吴姗姗来家里喝咖啡,筱婷说,‘住房改革是大势,公积金、低息贷款、集资盖房,单位会一步步解决绝大多数人的住房问题。苏大也在改革,但僧多粥少,学校要从多方面考虑,职称、工龄、学历、工作成果……,我资历浅,又不肯签长期合约,分房资格被排在了最后。’

筱婷话锋一转,‘我仔细研读过政策了,无论是集资盖房还是优惠售房,一对夫妻只能购买一套规定面积内的优惠住房,如果有人向你们俩的单位举报你们现在有住房,并提供证据证明孩子还落在宋阿姨房子里,恐怕你们的分房资格要向后挪了。’

我和你妈妈听呆了,吴姗姗听懂了,带着刘健和孩子搬回了婆家,并把孩子的户口签了出去。”

庄图南读完信,心中就一个感慨,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庄筱婷果然是刺头家的儿媳妇。

庄图南开始期待家信,他有强烈的预感,交大凤雏还会继续发挥,庄筱婷果然不负他所望,继续膨胀,继续风骚,继续叱咤。

庄筱婷和两家父母商量后,把西厢房和林栋哲的小房间重新装修了一下,她在附小门口发了些传单,很快办起了一家小饭桌,周一到周六给附近学校的中小学生提供中午和下午放学后的餐饮、休息、学习场所;周日,庄超英还可以时不时地在西厢房里给高中生补课。

黄玲不用再早出晚归、餐风露宿地当售票员了,她和棉纺厂另一位下岗女工朱婶负责运营小饭桌。

庄超英的信上是这样写的,“妈妈和宋阿姨都全款买下了房子,但厂里暂时只发放了《住房产权证》的复印件,优惠房暂时还不能自由交易,五年后发放原件,可自由交易。

筱婷把产权证和户口本的复印件寄给了宋阿姨,并写了份正式的合约,以每月60元的市面价格租下了林家两间房。林工收到信件后特地打了个电话回来,没口子地夸筱婷做事果断严谨,顾虑周全。

另外,筱婷正向邮电局申请装电话,方便家长们给小饭桌打电话,也方便你们打电话回家。”

庄图南再次把五体投在了出租屋的水泥地板上,庄筱婷确实是林栋哲的灵魂伴侣,执行力一流。

.

元旦前一天,庄图南请了假,再利用一天的元旦假日,回苏州探亲。

庄图南抵达小院时是下午,黄玲正在西厢房给八个孩子分发点心——拌了猪油、白糖的黑米饭团。

黑米饭团是庄图南儿时最喜欢的美食,他赶紧放下背包,洗了手,和孩子们排排坐着吃饭团。

西厢房里靠墙两排书架,三套高低不等、适合不同个头孩子的桌椅,吃着吃着,庄图南和同桌的小男孩对上了眼。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