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人家(1)

作者:大米

《小巷人家》

作者:大米

简介:

20世纪70年代末,苏州棉纺厂家属区一条小巷里住着庄家、林家、吴家三个家庭,恢复高考、知青返城和改革开放等时代变迁让三家家长和孩子们的命运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长辈们先后随时代变迁,或调动或留职停薪,各寻出路。

晚辈们随时代变迁而拼搏。

庄家长子庄图南考入同济建筑系,但国家统包统分,他无法决定自己的毕业去向,同时,他的暗恋对象李佳为了留沪,放弃了两人间的感情萌芽。数年后,两人在浦东新区的工地上重逢......

次女庄筱婷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和男友林栋哲两地分居,两人瞒着家人偷偷领了结婚证......

外甥儿向鹏飞是知青子女,他孤身一人回苏州上学,但高考落榜......

社会青年李一鸣和宋向阳在两次落榜后,分别成为了个体工商户和乡镇企业技术员......

邻居吴家的长女吴姗姗受家庭环境拖累,变得争强好胜......

吴家继女张敏就读纺织职高,毕业时恰逢棉纺厂人员精简,不再招收职高或技校文凭的职工子弟......

一方小院,袅袅炊烟,

几家人、两代人的故事。

第一章 冰箱和扁担

江南小巷

棉纺厂改造了一条小巷,计划分配给职工做宿舍。

分房名单还没出来,棉纺厂出了一条爆炸性传闻——三更半夜,二车间厂花带着儿子敲响了书记家的门,被吵醒的左邻右舍模模糊糊地听到了一句,“……家里住不下,你要不给房子,我儿子就放你家了。”

一传十、十传百,传闻正欢快地往桃色方向一路狂奔时,后续出来了,事件急转直下,从桃色事件变成了家庭伦理剧。

书记下班后,看到厂花儿子四平八稳地坐凳子上等着吃晚饭,气不打一处来,踢了他凳子一脚。

凳子翻了,小男孩跌坐在地上放声大哭,“你踢我…….,你让我爸爸给厂里招待所搞了台冰箱,你不给我妈妈房子,你还踢我。”

小男孩嚎得情真意切,声传千里,周围几栋楼都听见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还了书记清白。

周围几栋楼的同事们正赞叹书记一心为公时,小男孩又嚎了一嗓子,“昨天晚上,你老婆问你为什么不给家里也搞一台,你说你存的钱不敢让你妈知道,你妈会把钱要走的。叔叔,我爸爸真得搞不到冰箱了。”

当晚,书记家鸡飞狗跳,在小男孩的哭嚎声中,书记老妈和书记老婆打起来了。

双方势均力敌,打得难分难解。第二天,书记妈去厂医院开高血压药了,她是农村户口,没有医疗福利,书记被迫用辛苦积攒的私房钱交了医药费。

书记老婆痛斥婆婆装病,气冲冲地回了娘家。

.

全厂职工各出奇招,拼关系、比拳头、使阴招之后,十月底,厂领导终于公布了分配方案,在办公楼前的布告栏里贴出了名单。

黄玲站在布告栏前一喜一忧,喜的是她分到了两间卧室,忧的是,她和厂花家分到了同一个小院里,两家公用一个厨房。

.

.

一家四口就一间房,孩子们已经睡下,灯都关了,黄玲和丈夫庄超英依旧难遏兴奋,摸黑坐在小饭桌边窃窃私语。

筒子楼宿舍隔音不好,走道里的脚步声,隔壁的呼噜声清晰可闻,夫妻俩就着朦胧的月色,都看到了对方脸上无法抑制的笑容。

庄超英嘱咐妻子,“咱们这一层就咱家分到了房子,这些天要低调,一定要低调,”

黄玲怕吵醒孩子,不敢笑,但她的嘴角一直上翘着,“还用你吩咐,我都吩咐过孩子们了,不要在学校里多嘴。”

庄超英道,“瞒也瞒不住,就是别太得瑟了,招人恨。”

黄玲轻道,“真没想到……”

黄玲语焉不详,但庄超英完全明白她的未尽之意,“你是老职工,每年都是生产标兵,论工龄、轮职称,厂里给你房子也是立典型。”

黄玲点点头。

庄超英道,“对了,一个院住两家,你知道邻居是谁吗?”

黄玲欲言又止,斟酌了一下才回答,“宋莹,我和她不是一个车间的,不太熟。“

庄超英直觉妻子话里有话,“不好处?”

黄玲道,“年轻时是厂里有名的厂花,人很漂亮,很时髦,据说嘴巴不饶人,很泼辣,她儿子和筱婷一个班,筱婷说他很淘气,经常被老师批评。”

大床上,庄筱婷翻了个身,似乎被吵醒了,夫妻俩立即屏息。

庄筱婷又翻了个身,再次沉沉睡去。

黄玲把声音压得更低,“就是把儿子扔书记家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