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们的死后生活+番外(1368)
辛弃疾在死后依次见到了自己喜欢的孙权、刘裕、桓温、陶渊明、李清照等人,
陶渊明知道自己历年来被越捧越高,辛弃疾十分之一的词里提到或化用了自己的典故。更巧的是,陶渊明自己是四十一岁归隐田园,辛弃疾是四十二岁遭谗落职,六十四岁再起用,不久又罢归。一生力主抗金,提出方略无数,均未被采纳。同样是年轻时壮志未酬,中年后归隐田园,虽然远隔千年,却对那份有心无力的痛苦感同身受。
一见面就邀请他和自己一同隐居,没有什么比得上在太平盛世隐居耕种。“看看我家几亩农田,衣食无忧。”
杨万里住在三里地外。
别人住的也不远,他们选择住址时,都不约而同的住在偏北的方向,那是梦想的方向。
地府以都城为中心,也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有心北伐的人都住在北边,无心北伐的人都住在南边,南北两侧虽然极其广阔,但在路上总能相遇。而且空出来的农田数量有限,同一个年代来的人,通常相聚不会太远。
到的更早的是韩琦、王安石和章惇、宗泽、岳飞等主战派,众人一见面,互道:“如雷贯耳。”
“如雷贯耳”
“我也是。”
辛弃疾从小听的就是新旧两党的盛名,双方的口碑都两极分化,尤其是章惇,总被人指为奸贼。
但在看书之余稍微思考一下,就知道宋神宗和王安石在忙着改革,宋哲宗和章惇也在忙着改革,旧党无所事事在写史书,给他们统统写成奸党。
而这些老鬼在地府对辛弃疾和陆游的大名如雷贯耳。游玩时,总能听到姑娘小子们唱歌,虽然还是柳永苏轼的歌多,可辛弃疾和岳飞的词也不少,唱他俩诗词的都是热血男儿,声音很大。
聊起人间和阴间的风俗民风,章惇道:“有些人认为柳永带坏了宋朝的风气,令人沉醉于靡靡之音,坚决不唱柳词。”
但是除了柳永谁都可以。照样是靡靡之音,气的柳永没办法。
李清照觉得辛弃疾仿自己的风格写的诗很好,还是很诙谐,呼朋唤友带上麻将和一车美酒,去找他喝酒。她生前就喝的嚣张,死后更是肆无忌惮,和古往今来所有好喝酒的诗人大醉。某一次偶遇李太白,和他痛饮了一昼夜,写了不少好诗词,但输在数量上。李太白的斗酒诗百篇名不虚传。她喝的才思泉涌才填了五首词两首诗,然后就醉的不省人事。
今日找到辛弃疾时,才知道对方竟然不赌博!
喝酒还是可以的。
不论是文学、军事、农业、音乐和厨艺,辛弃疾样样都能信手拈来。
……
杨桂枝不仅矫诏杀了重臣,还在灵前更换皇储。
赵扩震惊的无以复加,他死前这些年沉迷于修仙,最后吃了史弥远进献的几十枚金丹,就见了祖宗,可没想到自己身后会出这种事。自己订好的太子赵竑改为济阳郡王,出湖州,立皇侄贵诚。俩人都是太*祖子孙,但情况不一样,他知道太子偶尔会指责皇后奢靡,奸相弄权误国,说的挺有道理的。
新来的这小子是谁?这是宋朝宗室吗?我的皇位给了个什么玩意?史弥远这奸贼!
人间的赵竑气了又气,最终无可奈何,
更可笑的是有人黄袍加身拥立赵竑,据当时在场的鬼差所说,众人打破王府,冲进去抓郡王。赵竑翻窗逃跑,没能跑出去,被人抓住了按在地上,强行套上黄袍。
“咱们有二十万精兵!”
“天下百姓无不拥戴陛下!”
“史弥远这奸贼人人得而诛之!”
赵竑也有一点小激动,想想太*祖的故事,想想英宗,也是这样。既然无法反抗,那就从了吧。
‘忠义军’奉新君征讨史弥远,号称精兵二十万,水路进发。
史弥远都迷惑了,你跟我吹什么呢?国家实力我还不清楚吗?哪有二十万精兵?你凑二十万自带干粮的农民都难。
赵竑去阅兵时也懵了,这帮人声势浩大的跟他吹了一堆美好前景,把打回临安老家去说的像摧枯拉朽,结果全部的士兵只有瘦弱但自命不凡的落第文人,和几十个面黄肌瘦的渔民。
他失声问:“不是说二十万精兵吗?”
自以为很机智的废物们:“咱们呐,就号称二十万精兵。”
“陛~下~!自古以来,打仗用兵时多有虚数。”
赵竑绝望了,人家至多是十万人号称二十万人,三五万人号称二十万,这好家伙,这是几十人号称二十万,虚的太多了。
悄悄摸摸的给皇帝发信。我举报我自己。
皇帝赵昀正担心这兄弟不肯安分呢,拱卫京师的精锐部队都被派到城外驻扎,随时准备平乱,立刻搞定了这场出人意料的黄袍加身,然后赐死赵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