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们的死后生活+番外(1231)
历仕四朝!和哪个皇帝没彻夜长谈到倒头就睡?
算来算去,如果算上成年的名臣,那还是太宗的最多。行军打仗时睡在一个帐篷里就能算。
如果只算未成年的,那么李隆基抱过的神童最多,谁让他专门选拔过神童呢?
玄宗得意洋洋的摇了摇扇子:“想当年……”想当年我选拔神童就是为了好好培养,等到我老的时候留给子孙,怎么渐渐的都忘了呢?沉溺歌舞实在是太轻松了,轻松的东西反而是最难的。
都不如李忱,见到美貌的歌姬爱不释手,又恐怕重蹈覆辙,送出宫去都控制不住会思念她,索性赐死。虽然有些薄情,倒可以保证皇帝继续勤政。
“人要是一辈子都能保持初心不改,保持最优秀勤奋的状态,实在太难。”
玄宗的感触发自真心,但话一出口,众人做鸟兽散。
……
李忱,享年五十岁,服药中毒而亡。
他仰慕太宗和魏征的传说,特意找来的魏征五世孙都没能劝住他。
除了李炎黑着脸不愿意搭理这位叔叔之外,其他皇帝对于他的执政不想问,除了没能抑制宦官,让宦官矫诏立长子为皇太子之外,其他的没有任何问题,现在就看长子能不能行,读的都是一样的书,具体执行看个人能力。
有太宗那一本规范指南足以,具体执政完全看各人的毅力。
只想问一件事:“你为什么要服丹药?死了几个皇帝你不知道吗?”
“咱们李唐皇帝一定要前仆后继的跳进同一个坑里么?”
“汉朝全纵欲,唐朝全服药。”
正挑剔着这些话,忽然看到远处的杨广云淡风轻的走了出来,晃了一圈,又淡然走了回去,不由得疑惑。
在远处,刘邦、杨坚、李渊和李世民这三家开国皇帝正在聚首密议。
李忱:“……”
因为我觉得我找的这个炼丹师比你们找的靠谱。
真心话。我知道你们都是服丹而亡,但是!丹药没错!道士炼丹也没有错,错在你们识人不明。
现在的结果,只能证明我选的道士也不好,真正优秀的道士一定都在山中潜心修炼,不愿意进入红尘俗世。
再拜谢罪:“是我愚昧。”
这话一说,别人就再不能说什么。
李忱此后的日子里,生死如一,严格遵守礼节,继续保持少说话多努力的谨慎生活,主要是侍奉母亲,每天早晚去父亲那里问安。
新君在唐宣宗的诗‘海岳晏咸通’中选取年号咸通,好像还记得父亲,但他很快就开始疯狂的宴饮游乐,每天不离音乐,随时进行一场‘大唐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旅游。
每天都有几千人做好准备,等着陪皇帝出门。
李忱关起门来算账,算的痛心疾首。
他连给儿女花钱都舍不得,还严厉禁止女儿发脾气,小心翼翼的维持唐朝圣明天子的样子,非常艰难。
……
每一个皇帝都恨‘帝镇’这个鬼设置,最后的矜持和对天地的敬畏是没骂出声,饶是刘邦这样善于骂人的人,也不敢指天唾骂。
一个人是希望后来者和自己一样倒霉呢,还是希望自己为后来者抹去艰难险阻呢?对方不仅不信,还不会感恩。
从始皇开始,恨这个制度最终到无可奈何的接受,但到现在为止,嬴政就没动过要废黜这个制度的念头,还觉得很有必要。让后来的新人受点苦,这点苦头绝不可能磨灭他们的野心、性情和才干,但能让皇帝冷静下来,反思自我,以及令人愉快的阖家团圆。
基本上一个皇帝在死后阖家团圆就会面对无尽的尴尬,对父亲可能暴露了自己不是孝子,他儿子可能也暴露了自己不是孝子。其他人只要想想这份尴尬,就觉得很快乐。
“拘束皇帝,二位真不想谋划一番,废除此处?”
“这个嘛……”
“李世民,你的心胸真如此宽大?愿意让下一个朝代的皇帝,一去世就自由?继续联络旧人,造就势力?”你们唐朝机缘巧合,早早的摆脱束缚,你看看汉朝呢?一直熬到王莽那混蛋玩意篡权!“倒不是老子见不得后人好,保不准谁是我的子孙后代呢,汉高祖还被人代代祭祀,和秦始皇不一样。可就有一件事我想不明白,你犯得上为后人铺路么?”
皇帝们按惯例要去祭祀前朝的皇帝,有两个标准,一个是历史上的明君,必须派大臣去祭祀优秀的前辈,另一个是自己喜欢的皇帝,不忙的时候亲自去。秦始皇不符合这俩条件中的任何一个,至于仰慕他的普通人嘛,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几个。
杨坚心里赞同,但表面上没有点头。他不希望在隋朝结束后时取消帝镇,对唐朝之后的皇帝虽无好感,也无恶感,只是不想为他们的自由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