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们的死后生活+番外(1218)

作者:文绎

接下来就是判官们该头疼的事了。

仇士良的风头最胜,宫中内外诸事都可以指手画脚,唯有斐度威望高、刘从谏煽动性强。没过几年,李昂郁郁而终。

给追谥了一个文宗。唐文宗李昂。

太宗文皇帝有点生气,文字这个庙号,给李昂真可惜,名不副实。

经过一番斗争之后,拥立了李恒的第五个儿子李炎登基。

穆宗李恒本该得意,三个儿子就是三个士兵,三个劳动力,只可惜现在是一个昏君+一个笨蛋+一个未知。这儿子如果再不好,恐怕自己将来也要有自己的旗号——被挂上去。

李湛还想问呢,别的地方都说的是枭首示众,怎么就咱们这儿,整个捆起来挂上去?是不是有点奇怪?

李隆基低声问:“你与人搏斗,是不是想要训练力士,罗织猛将,诛杀宦官?”

“不是啊。”李湛奇怪道:“哪有皇帝会亲自带人诛杀叛逆。”

李隆基:“太宗和我。”

李昂听的更抑郁了。

第292章

同为穆宗李恒的儿子,李湛被挂竹竿了, 发动甘露之变并惨痛失败、一蹶不振直到郁郁而终的李昂却没有。

倒不是祖宗们认为他做的没错, 或是认为仇士良太过强大敏锐。而是因为他没受过良好的教育——李世民也承认李渊教的很好, 他允文允武可不是与生俱来的东西。子不教父之过,一个本不该当皇帝的人, 仓促间被宦官拥立上位,乱了方寸也在所难免。但是!如果说十九岁刚即位时不知道该怎么办,情有可原, 等到九年后打算发动政变时, 还不懂识人用人, 那他这九年干什么了?

本想揍他,但李昂一脸的犹豫苦闷, 何止是知道错了, 简直是锥心刺骨、肝肠寸断一样的悔过和无能为力, 垂头丧气的程度堪比亡国之君, 于是他就安然在自己的宅地里呆着,勉勉强强盖了茅草屋, 就差在家天天敲着瓦盆唱‘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

祖宗们也探讨一件事, 大唐为什么这样?有两个原因, 因病致贫(误),谁都不可信。

疾病的确是一个主要原因,该病的人, 譬如则天皇后和玄宗祖孙二人,硬硬朗朗的活了很久,不该病的人,如太宗夫妻、李治、李豫、李湛、李纯、李昂,要么重病要么中风,这国家哪能好。

武曌又被人追问如何长寿:“我也不知道啊。你问问李隆基,他连禁欲都不肯。”

李隆基默默无语良久:“……”她归结为天命,听起来还挺可信,我要是归结为天命是不是离谱?天命能安排帝王更迭,难道能把玉环给我安排上?

第二个原因也已是老调重弹,不必再说。

自从那日一番问答之后,李隆基沉默了许多。没有人能让他认错,除了年轻时的自己,亲自诛杀叛逆这件事,激活了他少年时雄心勃勃的记忆,还有那种为国家充满激情的勤政。正如当年喜欢王菱,非常热衷,可惜的是没过多久,就麻木倦怠了。

闲的没事时,给李昂讲讲道理:“倘若你能手刃仇士良,何愁宦官不敬畏?威慑是杀出来的。”

德宗李豫和宪宗李纯纷纷颔首赞同:“这话不假。”

李昂有两个问题想问,排除第一个‘我做不到’之外,第二个问题则是:“宦官们早胆敢弑君,难道不会因此杀了我吗?”

“恩威并济,杀仇士良,说他要谋反,这招则天皇后可常用。安抚其他的宦官即可。”

“太宗为何无所畏惧?难道是相信突厥贵族?是相信招降的大臣吗?他首先相信自己。”太宗大概相信自己,就算这些人有心行刺,也无法成功。如果一段时间没有行刺,那么气势被压倒,就不敢再想。

简单来说,太宗知道他们打不过自己,他们也知道打不过太宗,于是温顺。

“气势夺人靠的可不只是皇帝的身份。”

李昂原本也很相信自己,到后来则觉得自己比周赧王、汉献帝还不如,前者灭亡在秦朝手里,没什么可说的,后者被曹操所制,曹操也是雄才大略,反观自己呢?被一个拖家带口的宦官半软禁,唯一能算是希望的老臣则是裴度,却听到了这位老人去世的消息。

只能说不是所有人都是张柬之,能在八十岁高龄发动政变。

李隆基眼看话题要转移到太子和皇子为什么就学学简单的射猎,不认真练武练兵这件事上,赶紧掐死话头,李亨在当上太子之前比较活跃,也算是能文能武,等当上太子之后才放弃练武。后来到李倓都很好呢,李湛也精于骑射啊,只是不懂练兵。指责就如同击鼓传花,一代代的往上传,一定能到他手里停住:“识人用人实在是难能可贵。”

文绎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