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热吻北极(104)
宋郁在杀青宴第二天早上,接到了央视纪录片制作组的电话, 问她后续的档期安排。
“宋导, 您在听吗?”电话对面的人礼貌客气。
宋郁昨天晚上喝得不少, 整个人还处于宿醉的状态,她迷迷糊糊地坐起来。
“关于北极的纪录片, 经过这次科考队之旅,您有新的想法和主题吗?我们可以找个时间碰一下。”
宋郁愣愣地坐在床上。
卧室的窗帘没拉,天已经凉透,但依旧是灰蒙蒙的。
大雪扑簌扑簌又下了一整夜, 放眼望去,是大片的苍茫雪白,仿佛整个世界归于寂静。
宋郁望着窗外的景色, 有一瞬间的恍惚,好像她还没有从北极回来。
“不用碰,已经全部确定了, 我让助理把拍摄脚本发过去。”
对面的人一愣, 没想到她的效率会那么高, 以前他们找外部导演合作, 磨磨蹭蹭来回商议都要好久。
“摄制组什么时候能出发?”宋郁问。
好像随时准备带上人就走似的。
“这个嘛,至少要等到三月份极夜过去,不然去了也拍不到什么东西。”
“还是说,宋导您就想拍极夜?”对方的声音犹疑。
“唔。”宋郁用手抓了抓脑袋,“不是,我给忘了。”
摄制组工作人员听出她的迷糊,简单地对接工作后,识趣地没有再打扰。
他在电话最后随意地提醒道:“对了,北极科考队明天会在京北大学进行一次总结汇报,您要是有空,也可以去听一听。”
闻言,宋郁懒散的眼皮掀起,逐渐清醒过来:“知道了。”
-
北极科考队的总结汇报是在一个很大的礼堂举办,前两排是参与科考的学者教授和校领导,每个位置上都放了名牌。
宋郁是卡着点到的,没想到里面早就已经乌泱泱坐满了人,都是年轻的学生面孔,还有带着笔记本和笔的。
因为人太多了,晚到的没有位置,只能被安排站在过道上。
穿着蓝色小马褂的工作人员在引导疏散,避免都堵在门口。
宋郁找了个墙角靠着。
摄制组在前排给她留了位置,但宋郁不太想下去,怕直接碰上裴祉。
“宋郁?”一道轻快明丽的女声响起。
宋郁抬起眼,看见吴月站在面前。
吴月也是一身蓝色小马褂,头发高高地扎起来,一脸高兴。
“我以为你工作忙,不会来了呢。”
她左右张望,想在密密的人群里找出可以挤的通路。
怕被冲散了,吴月直接拉起宋郁的手:“走吧,带你去下面坐吧。”
没办法,宋郁只能跟着她往下走。
前排大部分的位置都已经坐满,首席科学家徐教授和校长坐在一起,低头私语。
“呐,你的位置在这里。”吴月从口袋里摸出手机,看了一眼时间,“差不多快开始了,你先坐着,我还有事要忙。”
说完,她就急匆匆地离开了,在会场里维持秩序。
此时前排也都坐满了,就剩靠边儿的两个位置空着。
宋郁站在过道,不断有人经过,她赶紧坐下,免得挡道。
等落座了,她才看见桌上摆着的两个名牌,面前的写着她的名字,右边那个,写着“裴祉”。
宋郁:“……”
真是躲什么来什么。
“我们的汇报马上就要开始,请大家保持安静,手机调至静音模式。”吴月拿着话筒,提示道。
紧接着,会场的光线变暗,演讲台后方大面的幕布亮起,开始播放一段视频。
宋郁把自己的名牌塞进桌子下方的暗格,外套的帽子掀起来,套在脑袋上,挡住了半张脸,她将身体缩进柔软的座椅里,整一个掩耳盗铃。
幕布的光映在她的脸上,播放的是科考队在北极拍摄的画面,每一帧都美得令人忘记呼吸,仿佛身临洁白的无人境。
其中不少素材是宋郁这边提供的。
宋郁回国以后,一边要准备电影拍摄,一边又要去医院陪护,变得非常忙,素材提供的事情也是直接交给助理去处理了。
短片里不光有极美的风景,更多的是考察队日常作业的情景。
画面里暴风雪呼呼得吹,几乎什么也看不见,被掩盖在白茫茫里,考察队队员们正在艰难地抢救设备。
镜头画面抖动得厉害,能看出拿相机拍摄的人也处于紧张的状态,不停的切换角度,不知道该拍些什么。
突然,镜头猛地向上摇,隔着密匝匝的大雪,高高耸立的气象台在狂风里,越晃越剧烈,眼看就要倒下去。
镜头迅速下移。
“快走开——”拍摄的人顾不得拍摄,朝气象台大喊。
宋郁一愣,听出了声音的主人,是何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