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同人)没人比我更懂七五+番外(298)
他忽然发问:“狄兄,当真这般信我?”
狄青忽而轻笑出声,他本该困顿抑郁,此刻却平静地回复:“为何不信?”
黎望就想,活该狄青能当人人敬仰的平西大元帅,这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嘛。什么庞迪,果然不行。
夜色很深了,明日有一场硬仗要打,以他的身子骨,必须去睡下了。
而这一次,黎望躺在床上很快就进入了梦乡,等他第二日醒来,是被隔壁将军府的动静吵醒的。
狄青,越狱了。
这个消息以极快的速度在汴京城中传播来开,与此一道传开的,还有狄娘娘被西夏人营救离开的消息。
怎么说呢,满城皆惊。
虽然在这之前,有很多人都在传狄青通敌、叛离大宋的消息,但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心里门儿清,只是闭目塞听而已。
但事情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已经超出所有人的预料,没有人会料到狄娘娘会被西夏人带走,也没有人会觉得狄青真的铤而走险。
就算是玩弄权势、老练如庞太师、王丞相等人,都有些不大想上早朝。
于是今日的早朝,气氛格外地沉闷,不论是官家还是朝臣,都带着股拒绝敷衍的态度,正是这时,黎江平执笏往前一步,开始了今日的喷子发言。
好家伙,不愧是御史中丞,就是敢说,就连官家也没想到,作为读书人的表率,黎家人会在这个当口替狄青开口。
而今所有的证据都对狄青非常不利,狄青又无端越狱,此时替狄青开口,实乃不智,官家起先不太明白,但等到接二连三有朝臣赞同黎江平的话,他忽然就明白了。
虽然如今满朝文武都“相信”狄青通敌叛国,可他们却不愿意看到狄青真的投了西夏。
很矛盾的想法,却又很真实。
官家其实是相信狄青的,可狄青对狄娘娘的爱重他也很清楚,如果西夏真以狄娘娘来要挟狄青,他也不知道狄青到底会做什么样的选择。
“众位爱卿先起吧,此案已交由三位大人士审,朕信得过你们。”官家往下一看,见庞太师和何大人俱在,却独独缺了包黑子,便奇道,“包拯呢?他怎么不在?”
王丞相闻言,正欲往前一步替包拯说明缘由,宫人便进来,称八王爷与包大人在宫门外候着。
“王叔来了?还不快请。”
八王爷早些年曾领过实职,但后来官家逐渐上手政务,他就直接领了虚职在家中养老,并不经常出息早朝。
官家一听,便知王叔必是为婶婶被劫走的事情而来,而且还是同包拯一起过来,想必是先去了开封府问了案情,之后才赶来皇宫。
“王叔不必多礼,来人,看座。”
八王爷却是心有担虑,根本坐不下去,只道:“启禀圣上,老臣有事要禀。”
“何事?”
“今日老臣起来,案几上多了一封辞官文书,乃是狄青的字迹。”八王爷说完,便从怀中掏出折子并一枚玉佩,双手交给了一旁的内宦。
内宦很快就将折子和玉佩交到了官家手中,官家一看,脸色登时大变。昨日狄娘娘进宫来见他,腰间配的玉佩就是这一枚,此物乃皇家象征,天下无人可仿制。
他是猜到狄青越狱必有缘由,却没想到西夏人竟这般神通广大,前脚刚抓了狄娘娘,后脚就拿了狄娘娘的玉佩到将军府逼狄青就范。
这折子上的字迹如此匆忙潦草,可见狄青内心必然痛苦难当,其上言辞恳切,官家完全能理解狄青写下这封辞官信时的挣扎,而看到折子的最后,官家的脸上已是忍不住的动容。
[狄青哪怕身死,亦是宋人,还请陛下放心。]
这是表忠心的话,也是表决心的话。
如此忠诚恳切,官家如何不信,他没有理由不相信狄青的品性。
官家在上面看折子,底下的朝臣就抻着脖子等,太磨人了,怎么事情忽然就走到了这一步?有些人开始后悔附和流言,有些人则决定一条道走到黑。
反正想什么的都有,但此刻官家未开口,没有人敢做这第一个打破沉默气氛的人。
好在,官家并没有感动太久,他将折子并玉佩递给旁边的内宦,然后交由几个重臣传阅,黎江平自然也在此列。
唔,不知道为何,黎江平看这折子,总有股子奇怪的感觉。但细细一品,又没有什么出离之处,狄青本就不是叛国之人,如今却腹背受敌,狄娘娘是其最后的亲人,他如此选择,并不出乎意料之外。
能写下这封辞官文书,又将狄娘娘的身份玉佩交由八王爷呈上,便足矣表明狄青的态度。
朝臣们看完,心中自是心绪万千,狄青走到这一步,实在艰难,即便文武不对付,也有不少人开始同情狄青的遭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