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竹摇曳(151)

作者:秦巴小胖

1984年的春天,是属于胡家人的春天,而金家人却被困在寒冬里迟迟走不出来。

在各个生产小队忙完茶叶采摘之后,金先明和胡显荣组织召开了烧锅作坊的社员大会。

在那次大会上,金先明兑现了他的诺言,显示出了壮士断腕般的气魄,将他在作坊里享有的股份全部拿出来,让所有人都成为社员,公平地分享这颗日渐成熟的果实。

金支书的这个举动再次赢得了全村人的叫好,但也有一部分人对他的做法感到不理解,认为他为了这个支书的位置太舍得下本,是舍本逐末、得不偿失的做法。金先明的心里也憋着一把小算盘,只是需要假以时日才能为人所知。

全村的人都成了烧锅作坊的社员,不用各个生产队的小队长催促,先前没搭上车的人们主动将集资款交到账上,由徐顺娃一笔一笔登记在册。自打金德兰外出之后,做事细致,长相白净的徐顺娃就成了烧锅的管家。

当他将账本和现金交至胡显荣和金先明手中时,大家都大吃了一惊。

没想到这场社员大会筹集到的资金竟然多达五千余元,比作坊刚筹备建设的时候,多出来整整一倍。

作坊没钱遭遇停工危机的时候,胡显荣发愁,现在他又要为这么大一笔钱的用处而发愁。

他知道这都是社员们节衣缩食省下的钱,如果仅仅是让它们躺睡在账房或者信用社的存款单上,就失去了它们的意义和价值。但要真为它们找出路,也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

“扩建厂房,现在别无它法,只有这样才能让这笔钱活起来。”

这是金先明支书唯一能想到,也是他在村委换届竞选时提到过的办法,他自信地向胡显荣和徐顺娃等人说道。

胡显荣也想到过这个主意,但心里仍然没有底,他还有更多的考虑。

“花园公社的供销社撤掉了,咱们可以盘下来,将销售点放在那里,花钱不多,但利润完全由自己掌握,我觉得可以试试。现在个体经营的门市正在逐渐放开,这是一个好时机。”

余运现、余运成两兄弟虽然已经年老,但都点头同意胡显荣的意见,徐顺娃和余黑牛更是对他的建议赞叹不已。

因为他们曾经在供销社干过很长一段时间,这样一来的话,就又有机会重操旧业了。

金先明摇了摇头说:“我们最擅长的事就是办烧锅,开门市卖东西这件事,水深着呢,既要花钱,还要请信得过的自己人来打理,见效太慢。”

他说话的时候,眼睛盯着胡显荣,“你不是已经打开了江河口乡供销社的销路了吗?咱们就加大生产,哪怕每斤酒挣一分钱,咱们也要跟他们把生意做起来。”

这是金先明在烧锅作坊的生产和经营方面第一次显得如此上心,并将意见讲得这样鲜明。

胡显荣本来还想继续为自己争取一番,见金支书已经对他的想法失去兴趣,便不再言语。

在跟江河口乡的供销社尝试性合作的那段时间里,胡显荣的烧锅作坊果然进入到供不应求的节奏。

无论他们生产多少酒水,对方都照单全收,还觉得他们的量太小,供不住销量。

作坊的扩建也就在那个时候开始了,但谁也没想到,金先明的这个想法最终还是半途而废,他们只建起了两间房的地基就彻底停下。

金先明和胡显荣兴致勃勃地拿着事先拟好的协议到江河口乡,准备跟供销社把合作敲定下来,却被对方告知合作就此打住,今后不再为烧锅代销酒水。

这件事对银竹沟烧锅作坊而言,如同釜底抽薪,完全打乱了金先明的所有计划。

当他们向供销社询问原因时,供销社负责人指着不远处的一家门市说道:“那就是你们银竹村的人前不久才建起来的专门售卖酒水的门市,我的供销社里什么都卖,就是一个杂货铺,外面来买酒的客商都被他的门市抢走了。”

金先明和胡显荣怎么也想不到,银竹村里竟然冒出来一个同行,这人究竟会是谁呢?

他们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准备前去打探个究竟。还没等他们走进那家新开的门市里,里面的负责人就迎出门来主动跟他们打招呼。

仅仅是对方那一张黑李逵一样的脸庞,胡显荣和金先明就认出那人正是柏杨沟的龚老大。

“金支书、显荣兄弟,你们怎么有空到我这门市查看工作了?”龚老大的黑脸上,憋出一丝丝怪笑,“山不转水转,咱们银竹村现在真成了白酒村,你们造酒,我卖酒,整个行业链条都齐套了。”

龚老大的白酒门市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酒坛,进得里边,酒香味扑鼻。

上一篇:跳起来吻我 下一篇:他的小酒窝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