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文豪+番外(70)
不过无风不起浪,日报工作确实工作量很大也是真的。
连翘不知道现代社会的日报是怎么解决用工的问题,反正她现在所在的《朝日报》工作组休假很难。
这时候的工作者,除了几个节日之外,放假是一旬一日假,仿照了官员的休沐制度。而日报工作者可没有这样的好事...日报可是每天都要出的,实际上日报工作组最多就是在旬休和节日前一日和后一日工作多一些,减轻旬休这一日的工作量,最后安排比平常少的人手就可以应付这一日的工作,空出人来轮休。
这样一来,日报组的工作者一个月能休息一两次就谢天谢地了。
当然,这样繁重的工作量也不是没有补偿的。工资是一样的,但报馆会在奖金和加班费上做出调整。
连翘回这样一句就算是把天给聊死了,好在旁边表姐张贵子给她救场。笑着转移话题道:“这都是些老本子了,就算演戏也不过就是由这个小调变成那个小曲,没有什么趣味。要我说啊,还是排两出新戏来的好。最近《海上归来记》不是刚完了,怎么不排这个!”
说这话的时候她似笑非笑看了一眼连翘,其中意思只有两个人懂。
别的人不懂,但是反响不错。如果用后世的话来说,《海上归来记》现在就是热搜话题,提起它就有无数的人有话说。
虽然被大家这么当面吹捧怪怪难为情的,但是连翘忍了一会儿,最终还是忍不住笑了起来——不得不说,真的还蛮开心的!就是这操作略羞耻啊。
第35章
“我出门了!”连翘收拾好自己的布包,踏上了巷子里的青石板路。
古代没有什么空气污染,这里又是江南水乡,不要提有多美了!穿过青石板路两边的白墙黑瓦,外面热闹的街道映入眼帘。
中间是一条河道,河道两边全是做生意的铺子。至于河道里面,一艘艘的小船正用竹篙轻点岸上码头,荡悠悠地离开。这些船有些是做生意的,卖菜卖小食都有。有些是运货的,江南水乡河网密布,舟船好比北方的车马,正该如此。
另外也有一些是乌篷船一样的‘客船’,连翘以前在现代的时候,还有一些小地方会有乌篷船过河,就类似那个。
这种乌篷船船资比人力车收费还便宜,有的时候连翘也坐这个去报馆。只不过如果目的地不是挨着河道的,就要走一截路。但是这也不算什么,嘉定城并不大,就算没有挨着河道,距离也不会多远。
码头边上连翘正好看到一只会经过嘉定第一报馆的乌篷船要走,立刻招手:“船家!”
轻轻一跳,稳稳当当就上了船。
“走船喽!”随着船尾撑船船家拉长嗓子一声长调,乌篷船汇入‘船流’。
这时候正是去做事的时候,船上人不少,总有七八个,都在靠着船壁的坐处坐着。还有一些手上拿着今天的日报,正闲散地看着。
船头有个小女孩儿,看样子是船家的小女儿或者大孙女儿。十来岁的样子事事能干,正煮红豆甜粥——这是他们自家吃,也卖给船客的。比不上专门卖小食的种类丰富口味好,但好处是方便又便宜。
她旁边还有一个架子,上面放着各种报纸和几本书。报纸不必说了,至于书则是最近最好卖的,从书商那里小宗进来。算是不浪费船上的地方兼做别的生意,多少能赚点儿吧。
这倒是有点像后世的车站书店。
连翘懒得去拿报纸,出于要了解竞争对手的心态,报馆将嘉定地面上找得到的报纸都订了。她要想看,那是随便看,看随便,根本不必花这个冤枉钱。
于是她都看着几本如今的畅销书——其实也没什么可看的,畅销书都不会突然冒出来,这些书一直是热点话题。从头翻到尾,都是连翘看过的。
直到看到最边上,轻轻‘呀’了一声:“这是《海上归来记》?”
煮红豆甜粥的小姑娘以为连翘要买书,连忙招呼了一声:“姐姐若是喜欢就赶紧买一部去,这书卖的可好了!这还剩下两本说不得下午就没有了。我爹说了,这书卖的好,咱们这种零散卖书的都不好拿货呢!”
说了一半,似乎觉得这话有把客人赶向大书店的意思,于是赶紧补救道:“大书店其实也不容易买到,一上货架就被买空了。”
连翘忽然就想起了张爱玲在《传奇》再版序里说过的经典一句——‘啊,出名要趁早呀......’,真是一毛一样。
忽然起了兴致,故意问道:“我看这书定价也不便宜,真的会有人买吗?”
小姑娘不明所以,连忙道:“当然有人买,刚刚早上就卖了两部哩!”
连翘笑了起来,虽然她肯定是用不着买这书的。还是掏出钱买下了这本书,就当做一个纪念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