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入(156)
他父亲的经纪公司号称设计师孵化器。对外宣传推广一直都是由内部的公关部门来运作。上半年有意投资中国市场,被非典延误了周期。现在一切风平浪静,按原计划,将有五名设计师的作品要打响十月底的中国国际时装周。
这套宣传文案对国内市场及消费者口味必须非常了解。公司的直属公关部门不曾深入中国市场,几易其稿均被推翻。于是安德鲁推荐了路菲。
这个工作足不出户便可完成。设计师的个人资料、风格偏好、作品理念,通过网络方便快捷地传递到眼前。起初他们只是希望对每个人进行包装。路菲觉得单独呈现未免主题分散。虽然风格不同各有特色,但毕竟是同一家公司推出的组合,还是应该有统一的主题。
她联想到第一次了解纽约是从911开始的。远隔重洋的心被爆炸性场面震成碎片。如今国内刚刚发生的事情,虽然比不上这个震撼,但似乎在人们心底都呼唤同一个主题,那就是“愈合”。
此时做这样的主题,也很符合路菲的心境。治愈别人的过程,也是自愈的过程。因而她感同身受。
当她把定稿呈上去之后,安德鲁惊喜地打电话过来说:“miss菲,你真是我见过最棒的公关策划。我爸本来已经对今年拓展国内市场的时机非常不看好了。看过你的方案又重新点燃了希望。看来真是应了那句话:没有不合时宜的推广,只有不合时宜的文案啊……”
路菲当然也特别开心。做完这一套东西,已经到十月初了。她好像又有了新的期盼,那就是月底趴在电视机前,看亲手参与包装的五位设计师,为自己生活的那片土地带去疗愈的时尚之风。
她寄托在其中的一点私心,便是心中积累的正念越多,命运反馈给她的幸运越多。
安德鲁做这些,表面上帮路菲,实际上是解脱高兰。他现在可是路茜这栋小别墅的“每周一哥”,每星期都从纽约跑过来探班。捐给航空公司的钱不计其数,真看出富二代的大手笔了。
这份诚心没有不打动人的。可是他发现每次出来,高兰似乎对路菲都格外不放心。可能两个人的友情不一般,但他总觉得吧,第一次在纽约见她们俩的时候,关系没这么好啊。
女孩子之间的感情嘛,总是变来变去的,他自然也不好问。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路菲清闲地忙起来。她一忙起来,自然没工夫搭理别人,高兰便可以乖乖地和他出去约会了。
这招比想象中还管用。安德鲁没想高兰感激他,就只想跟她约会来着。高兰却凿凿实实地感谢他。
刚来的头两个月,路菲总是问她有没有小舅的照片。想起在一起的两年,从没觉得分离是问题,别说合影了,连一张单人照都没留下。
每每说到这儿,不觉黯然神伤。这段时间路菲忙起来,竟然很久没提这回事了。
目标在别处
万圣节这天,高兰学校原本安排了活动。结果安德鲁不请自来,非要把她从集体聚会中拽出来。
这会儿高兰正在家里试衣服呢。各种黑纱蕾丝堆了一床,最终还是一件旗袍款式最合心意。她照着镜子把头发盘成松松的发髻。这半年在美国吃的不对胃口,明显瘦了一圈。她感谢现在的身材,穿上这身衣服,不显得过于性感。
安德鲁的条件是无可挑剔,但跟他在一起压力山大。有一次,他刚到北卡就租了一辆超跑,炫富似的停在学校门口,等高兰好不招摇。搞得一些国家的学生自叹不如,到底是中国人有钱。
这一点,让高兰心理负担特别重。
她在国内的小诊所还继续营业,不过是交由合伙人打理,虽然没有亲历亲为,但原始股份押在里面,每个月她的账面上都会有一些固定收入。对付这里的开销,则略显入不敷出。
高兰的父母是在她大学毕业那年双双车祸走的。肇事司机补偿了100万,那时候她刚开始读研,夏平暂时帮着打理,后来开诊所全部投在里面了。
路菲跟她同学这么多年,都不知道这段身世,可见高兰自尊心有多强。眼下,忽然冒出一个超级有钱的男朋友,让她很不自在。幸好安德鲁是中国人,如果再是老外根本就不考虑了。
心理学专业在国内外都很吃香。高兰认为自己的潜力应该是学成归来,要么回国继续经营她的小诊所,要么留在这里考一块执照。无论是哪种选择,都没有必要在学生时期,过早地把自己托付给一个心性不定的弟弟。
安德鲁的父亲是一个精明的商人。听安德鲁频频提起高兰的名字,就水到渠成地邀请她到家里吃过一次饭,表面上没有反对两个人交往,但是话里话外总是劝诫安德鲁尽早定下心来,不要没几个月就换一个女朋友显得很不成熟。高兰听了这些话,不可能不往心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