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明月(67)
爹娘给我请了好多大夫瞧过,都以为是红眼病,甚至连西药也吃过,只是都不见效。
“一天我陪娘去买麻糖,路上遇见个卖苋菜的奶奶,因为没有见过,又红红的,我便问娘这是什么。
卖菜奶奶看着我对我娘说,这孩子的眼睛是肝火上炎所致,你听听喉咙也不对劲,看看是不是也是红肿的。
“娘让我张开嘴一看,还真是。奶奶说这苋菜治这毛病是很管用的,娘将信将疑。
那卖菜奶奶拿起两大把塞在我娘手里说,不用给钱,先拿回去给公子吃着,这是一天两顿的量,见效了,明天你再来买,不见效,你也不用给钱了。
“娘问奶奶怎么做?奶奶说,可以爆炒,也可以开水焯过后凉拌。但这样做,小孩子可能不爱吃。
你就洗净后放在清水里煮,放点冰糖,开锅就关火。一把菜煮一次,分两次吃了。
一天之内把两把都吃了,肯定见效。坚持四、五天就大好了。以后每隔一阵子吃上两回就行了。
“娘想了想,反正是菜,也不会吃坏人,就试试吧。说着给了奶奶点铜钱买下了那两把苋菜。
“这一试还真让老奶奶说中了,我这眼睛、喉咙几天后就没事了,爹娘专门带我去拜谢那老奶奶。
到了奶奶家,看见奶奶家日子虽然过得恓惶,但儿子、孙子个个健壮地像牛犊似的,看着我整天病歪歪地样子,爹娘请老奶奶给我取个名字。
老奶奶说,你们大户人家起名字讲究多,我们乡下人给娃娃们起名字就图个平平安安,图个好养活。
你们看令公子就叫刘苋,苋菜的苋可好?爹娘一听,刘苋,好听、好记、好写,就答应了。
“从此,我就叫了刘苋,还拜那奶奶做了干奶奶。”
刘苋说得起劲,别人也就当个故事听了。可这林艶娥真是上心了。
到她介绍自己名字的时候,她还真不好解释。只好硬着头皮说:“小女姓林,名艶娥。艶是光鲜好看的意思,娥是美女的意思。”
她见伙伴们都没人叫好,就自找台阶,对先生说:“您看我这个艶字太难写了,有没有还是这个音,但简单又有美好意思的字?”
先生指着面前的砚台说:“这个是什么呀?”
“砚台!”
“对,你看砚台的砚行吗?”
“那请先生写出来我看看。”
先生提笔工工整整地写下一个楷书「砚」字。小姑娘一看,和刘苋的「苋」字里都有一个「见」字,高兴地说:“就要这个「砚」字了,跟刘苋哥哥还很配哟。”
大家都哄堂大笑,说让她长大了给刘苋当媳妇去。
她自知说漏嘴了,可还是大声说:“当就当,我就是喜欢刘苋哥哥。”
旁人都傻眼了,不敢再说什么,反倒是那刘苋羞的脸都不敢抬起来了。
刘苋、林砚娥两个喜欢琴棋书画、吟诗填词、做事低调的人,故事自然不会太多。
听说辛亥革命后,林家在朝庭里当差的人因为官阶不高并没有受到追究,再说这林砚娥也嫁出来了,受到的影响就更小些。
刘苋也没有子承父业从事与茶有关的行当,而是把岳父家的香炉和熏香的生意接过来了,并且研究恢复了明宣德炉的工艺,声名鹊起。
这是后话。
刘芃是刘家三兄弟里为人最厚道的。他看大哥爱招惹是非不受人待见,念书又赶不上二哥,就把全部的心思用在了茶叶上。
小小年纪。居然随口一尝,就能说出该茶叶的名称、产地、年份和生产、运输、储存等相关注意事项,当然对冲泡的水质、水温要求,茶具的材质要求更是如数家珍。刘长捷夫妇一看,就在祖业上着力培养这个小儿子了。
刘芃,原来叫刘鹏,刘长捷看老大、老二名字中都有「艹」字头,就改「鹏」为「芃」,取草木茂盛之意,希望刘家的茶叶生意能世代兴旺。
刘芃自己当然是愿意的,一来叫「鹏」的人太多了,「鹏程万里」太俗气了,「芃」字就高雅多了,二来「芃」子要好写些。
小时候,他老拿这个字考那些念书不好的伙伴,好多人念成「凡」字,他还笑人家没文化呢!
绕了这么大个弯子详细介绍这哥仨的名字干什么呢?事情还要回到老大刘艺身上来。
刘艺是家里的老大,他见爹娘对两个弟弟疼爱有加,自己有被冷落的感觉。
再说他对茶叶的包装、储存非常精通,娶了个媳妇又很会识茶、品茶,单干的心思越来越重。
这一点刘长捷夫妻俩是看得明明白白的。但是,刘长捷有言在先,要分家,必须是哥仨都成家之后。
眼见着老二刘苋的婚事有了眉目,他当然操心小弟刘芃的婚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