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明月(55)
蜂蜜是这两种汤料的主角之一,尤其是用了菊花岭的菊花蜜之后,那味道中透出些许的中药味儿来,别有一番滋味,沁人心脾。
只是咸汤的炒制要老一点,颜色深些,甜汤的相对嫩些,保持了蜂蜜的透亮。
一段时间以来,不是她自己感觉身体不行了,而是孙辈们担心她出什么意外。
尤其是那两个金童玉女般的重孙子、重孙女糜子若和糜子雪,不管她干什么,要想完全避开人是不可能的了。
不知道是她冥冥之中感觉到这可能是她最后一次熬制这她自称的糜氏汤料了,还是她想不经意间教一下子若和子雪。
虽然她知道,子若只是回来过个假期,子雪还不到可以学这些的年龄,更何况他们的兴趣并不在这里,不可能真正学会这些。
不过,子若、子雪两个精灵般的孩子是非常了解太奶奶的心思的,他们只是默默地跟着行动缓慢的太奶奶,平时充满好奇总是要问东问西的两个小家伙,真有点儿像两个小学生的样子,这也让糜老太太把整个操作程序进行的一丝不苟、丝丝入扣。
糜老太太自言自语地说:“我们今天先熬制甜汤料吧。”
只见她从自己卧室的柜子里搬出一个紫檀木的盒子。深紫红色的盒子表面泛着幽幽的光,四个角被龙纹图案的黄铜包裹着,活页和锁扣也是黄铜的,钥匙是从狮头造型锁扣的鼻孔里插进去,打开后才能看见它是靠狮子的两颗獠牙状的勾子来上锁的。
从太奶奶搬动的姿势看,显然这个盒子是有些分量的。打开一看,里面被隔成了六个小格子,而且格子是有两层的,上面一层是可以拿出来。
下层的格子样式和上层一模一样,只是固定在里面的。每一个格子里都放了不同的药材或食材。
当太奶奶从柜子里拿出一杆和秤一样的物件时,子若和子雪都很好奇,想拿起来玩玩。
明如月告诉他们,这个可不是玩具,这叫戥子,是专门用来称贵重物品和中药的。
一会儿太奶奶教你们怎么用,今天我们熬制甜汤的材料就由你们俩来分。
平时做这些准备工作时,糜老太太是在自己的卧室里进行的。
今天,她把这个宝贝盒子端到了堂屋里,从厨房拿出了两个大号的沙锅。
她让年龄稍大一些的子若拿着戥子,拉着子雪围在一起说:“戥子其实就是一种小秤,我们用左手拎着中间这个纽,东西要放在这个小盘子里,右手来移动这个小秤砣,当这个秤杆平衡了,再来看看拴秤砣的细线压在哪个秤星上就知道所量东西的份量了。
这秤杆上每一个星星是一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钱,十钱是一两。
你们看,五钱的位置是两个星星,十钱也就是一两的位置是三颗星星。你们看看,这个戥子一次最多能秤多少东西呀?”
“20分。”
糜子雪抢先报了出来。看来连子雪这个小孩子都学会了,子若这个中学生更是不在话下。
明如月对糜子若和糜子雪说:“做甜汤调料的这些食材,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以直接食用的,比如枸杞、大枣等,一类是只用其营养和味道的,比如甘草、苁蓉等。
因此,我们要用两个沙锅来熬制。可以直接食用的,熬制过程中要去皮、去核、捣碎、煮烂。
不能直接食用的,等营养物质都熬制出来后,把药渣沥出来,再和另一锅倒在一起熬。等汤汁适量时加入蜂蜜继续熬成膏状,就算大功告成了。
“这里的秘密有两点,一是配方,也就是放什么东西,二是经验,就是投放顺序和熬制的时间。现在我们就开始吧。”
“好,太奶奶就先从教我们认识这些食材和药材开始吧。”糜子若说。
太奶奶把两层小格子分开,又从另一个柜子里取出几个小布袋子,一格一格、一种和种地给两个重孙指认,并让两个小娃娃试着使用戥子来称量。
“这是宁夏的红枸杞。搁10钱。”
只见子若像模像样地操弄戥子,子雪用小手抓起一把枸杞放进小盘子里。
太奶奶继续说:“枸杞能够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润肺止咳。对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等症状有效果。
“这是山东的阿胶。称5钱……阿胶有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的功效。常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心烦不眠,肺燥咳嗽。
“这是新疆的大枣和山西的小枣,统称红枣。各放20钱。红枣有健脾益胃、补气养血、安神解郁的功效。
这是青海的冬虫夏草。拿出4根来,我们要把它研磨成粉再放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