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明月(495)

作者:樱花荷塘

另一方面,他知道,这封信就是一根「稻草」。要么是根救命稻草,要么就是压垮糜家的最后一根稻草,务必小心谨慎,务必严谨细致,以至于夫人明如月和儿子糜维诚都参与了意见。

几经修改之后,糜传家决定删除一切与时局、形势有关的看法和内容,只谈一点,那就是农民的吃饭问题。

他主要是围绕三个方面来展开的。

第一,民以食为天。从「仓廪实而知礼节」,到「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再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在实现「耕者有其田」之后,避免出现「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现象。

第二,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生态优势。糜传家以一个商人的眼光,在详细陈述了以菊花岭乃至整个梁州地区的区位优势、气候优势、传统农业优势和土地、山林及水资源优势之后,大胆地提出了在确保「以粮为纲」的前提下,发展茶叶、蔬果和木耳、香菇等林下经济作物,鼓励一家一户喂猪、养牛、放羊,鼓励农民利用堰塘、河道开展水产养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第三,最大限度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糜传家知道,这个问题不具体说不清楚,一具体可能会涉及到人和事,极有可能伤害到相关人员。

但是,他还是以自家为例,用数字分析了自留地的耕作和效益。

他明确讲到,自留地只占整个集体土地的3%--5%,可是,它的产出占农户的口粮的30%,蔬菜的100%、油盐酱醋等零花钱的60%……

文中,他大胆地提到,看看乡亲们,谁不是在下了生产队的集体工之后才去营务自家的自留地呢?

但是,如果在同样的时间让大家去耕作生产队的地,又有谁肯去呢?

糜传家知道,什么时间投送?以什么理由投送?第一读者选谁?

这些问题才是真正的难题。对他来说,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继续等待。

糜清秀因为妈妈的事,精神上受到很大打击休学了一年,这样她就和糜清山在恢复高考的前一年同时高中毕业了。

高中学历成为那个时候几乎所有农村孩子的最高学历。以糜家长女的身份,糜清秀是非常早熟的。

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但她不知道自己将来的路要怎样往下走。

邝大军是糜清秀的中学校友,清秀升初中那年,大军正好上高二。也就是说,他们共同在一个学校只呆了一年。

大军家穷极了,为了供大军上中学,全家人的开销都减到了不能再简单的境地。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大军是那种极懂事的孩子。每次上学的路上,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他总是脱下鞋子光脚走,到了学校附近才悄悄把鞋子穿上。

他的书包也总是抱在怀里的,说是怕书包带子磨破了衣服。当然,这也和他的书包是由家里的破花被面缝制的有关。

邝大军沉默寡言,很少主动和同行的伙伴们交流。只是每次走到那条比较大的溪流边时,总是要停下来等等大家。

他要看着年龄较小的同学们一个个过了之后,自己才静静地回家。

有几次水比较大的时候,清秀和几个女同学,都是他背过小溪的。

每次和邝大军同行,糜清秀总有帮帮他的想法,可又不知道怎么帮。

日子久了,看着邝大军消瘦的面容,又听说他家人口负担重,糜清秀总是偷偷摸摸从家里拿点蒸馍和烤地瓜悄悄塞给邝大军。

不过,那时候,恁谁家也不会太宽余,清秀的小动作还是被当家的奶奶明如月发现了。

一次家里给孩子们每人煮了一个鸡蛋,明如月发现其他孩子都囫囵吞枣地消灭了,有的甚至还被噎着了,只有清秀悄悄地把鸡蛋掖进了自己的书包里。

当眼线告诉明如月清秀把煮鸡蛋给了邝大军的时候,她决定要单独和这个刚刚知道些男女之事的孙女谈谈。她担心清秀过早地喜欢上了这个娃娃。

糜清秀发现奶奶是非常认真的,她也不想隐瞒什么,就对奶奶详细说了邝大军和她知道的他家里的种种情况。

为了顾孙女的面子,明如月也不让糜传家和糜维诚他们知道,悄悄地在家里收拾了一些旧衣服和旧鞋子,每次趁大家不注意的时候,往清秀的书包里塞一件,在清秀背上书包上学的时候,拍拍她的书包,祖孙两个总会用一个别人完全无法知晓的神秘微笑来传递她们的秘密。

高中毕业的邝大军当兵的消息是他穿着新发的军装、背着背包亲自到糜家来报的喜。

那天清秀放学和刚刚升入初中的弟弟清山一起回家,远远地,在菊花岭的山梁上有一个穿着军装的人向他们招手,走到跟前才发现是邝大军。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