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明月(2)
另一条是为追逐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家国梦,他们顺应时代大潮,紧紧追随进步力量,审时度势,顺流而下的红线。
虽然暗潮汹涌、步履蹒跚,却能始终顺应浩浩汤汤的历史潮流,置生死于度外,千里万里永相随。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阐明了「家的传承其实就是战术上逆流而上、战略上顺流而下」的基本路径和认知。正所谓:
盐茶瓷丝支撑起马头墙八柱四梁,
马帮舟楫托举了百姓家世代希望;
长江汉水荡涤着大家族百年沧桑,
千家万户手拉手肩并肩愈挫愈强;
故乡明月铭刻着征途上无限荣光,
千里万里追随你哪管他地老天荒。
二十四桥月光映衬女人温柔心肠,
紫阳书院学养盛满男儿刚毅胸膛;
祁门红茗陪伴远行游子水土故乡,
午子仙毫化解创业儿郎无限思量;
耕读家训导引好儿好女永远向上,
千里万里不歇脚只顾得登攀远航。
褒斜剑门关隘耸峙无碍潮流激荡,
子午荔枝故道传说依旧美丽悠长;
金牛傥骆早已天堑通途如画长廊,
陈仓米仓千红万紫已是人间天堂;
放飞梦想直面世界最美思想解放,
千里万里永相随应召唤梦和远方。
但是,无论是推动社会进步还是传承家学渊源,都不可能是个别势力和单个家族的行为。
笔者深深感到,只有千家万户才能成势,只有一呼百应才能成事。
糜家、明家、胡家、黄家、秦家、钟家、马家……糜传家、明如月、胡茶花、黄满铤、秦功珀、钟远山、马伯略……
正是有了万千觉醒的家族,正是有了千万觉悟的青年,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家训得以传承,理想得以实现。
他们都是名副其实的名门望族,他们都配享有历史专著的纪传。
不过,无论如何,在我的脑子里挥之不去的始终是「如月奶奶」和「故乡」。
作品中的奶奶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如同月光,寒冷的黑夜里,虽然她不能温暖我们的身体,却总能温暖我们的心灵,越是暗夜,她就越显得明亮。
故乡明月照亮了来时的路,就让《故乡明月》永远陪伴今后的旅程!
下决心动笔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和女儿的一个约定。
女儿勤奋好学,自己要求也很高。当她以非常优异的成绩被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录取后,我就在想,与其天天监督、催促她好好学习,不如自己好好学习、认真工作,特别是业余时间,给她做个好样子。
因此,我们爷俩约定,她用三年时间拿到一张自己满意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我用三年时间完成一部构思了很多年却迟迟没有动笔的长篇。可谓机遇难得,动力强大。
其实,自己内心深处还有一个朴素的想法:做了大半辈子文字工作,基本都是在为他人做嫁衣裳,需要用一个属于自己的东西,给职业生涯一个不一定完美而尽可能完满的交待。
仅此而已。
——2020年3月27日夜——
——故乡明月——
——一——
长久以来,即使是在男权社会,对于大部分家庭和家族的传承来说,真正起核心作用的往往是女性:妈妈,奶奶,甚至是太奶奶。
按照传统的叫法,大家是要称呼快百岁的明如月糜老太太的。
但是,新社会了,妇女嫁到夫家后是不随夫姓的,习惯上也不再随夫姓称呼。所以,大家还是叫她明老太太。
其实,在她自己内心里,是更愿意大家叫她糜老太太的。
糜子雪出生前的那几天,糜老太太坐立不安,几乎每隔一个时辰,不是往上海打电话,就是要拄着她那凤头拐杖,围着大门口的影壁墙转上两圈,还会不时站在大门正中央,双眼直勾勾盯着影壁墙,嘴里念念有词地说:“该改改了!该变变了!”
糜清丽从日本回到上海后经常会给奶奶打电话。但是,奶奶打她的电话却几乎都没打通过。
子雪出生那天,糜老太太预感着时辰到了,她不由自主地把电话打到了糜清丽的手机上,没想到竟然通了。
但是,令糜老太太没想到的,也是她最最自责的是,她怎么就没有听出来那是她们祖孙两人最后的悄悄话呢?
这些年,一到秋天,只要天气好,明老太太每天都要上一趟菊花岭。
而重阳节的当天,无论天气怎样她都是要上去的。可她毕竟是九十多岁的人了,晚辈们不太放心,每次都会有人跟着。
不过,要是孙女糜清秀、孙女婿邝大军跟着,特别是外重孙邝小兵跟着的话,她就有说不完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