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岁(362)

作者:priest

先圣保佑余尝兄,祝他能逃出生天,早日升灵。

先圣但凡在天有灵,一定得降天劫劈死他。

余尝被他咒……不是,祝福得打了个喷嚏,肺差点喷出来,身后一群狗——那大黄还会呼朋引伴。

突然,他周身陡然一轻,凝滞的真元重新流过全身,好像从深水里把脑袋浮出水面,一下子又耳聪目明了!

余尝吃了一惊,整个人扶摇而起,蓦地回头:此地似乎有一道看不见的边界,隔开了两个世界!

这是个……什么神通?

他想起前一阵南宛传来的消息,两大蝉蜕长老截断灵脉,南宛全境灵气凝滞了十天。此时陶县似乎和那时候有一点像。可 “截断灵脉”须得直接从仙山上下手,要断肯定是灵山范围内的所有地方,那太岁是怎么把陶县单独隔绝出去的?

隔多久?也是十天?还是更久?

余尝神色几变:他发现太岁复制的几个他,虽然都想置他于死地,却似乎又都巧妙地救了他。

后山上那个复制体替他将项问清挡了片刻,让他机会逃到陶县,蛇王仙宫里那个则直接把追杀他的项问清引走了。

此时,陶县全县禁灵,太岁算准了他发现聚灵阵启动之后便不会往里走,肯定在陶县边缘,有一会儿就跑出去了,而项问清被引到了十七里镇的蛇王仙宫,没有灵气光靠走,他至少在里面困一宿!

太岁给他扣好黑锅,又特意留了一宿让他跑,而他明知如此,却不能不跑!

四百年没走火入魔的筑基巅峰,又没了灵相黵面限制,就算这事不是他干的,三岳岂能容他活?

余尝:缺了八辈子血德!

他骂了一声,再不迟疑,在一阵大风中含住化影珠,飞掠而去。

第119章 永明火(一)

十七里镇的清晨,是给万来客栈阁楼上飘来的一声胡琴拉开的。

万来客栈以前叫“进宝客栈”,几年前听说要建腾云蛟站才改的“万来”,打算喜迎“万方来客”。结果站没建成,万方来客也不知道在哪个猴山上扯旗。这穷酸破客栈自然不配沾修士老爷们的仙气,便只有些途径的小生意人扎堆落脚。

野狐乡大集已经过了,此时是淡季,万来客栈的生意寥落得很,好在最近来了个野乐师,一个人比一个戏班子故事还多。

自从这位来了,万来客栈后院里养的大公鸡都不打鸣了。

每天天刚蒙蒙亮,楼上就准时“吱”一声,那位乐师崔先生也不睡懒觉,准时开始新一天的思春。

弦子有点受潮,琴声凄凄切切,他一天到晚不是哀叹“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就是大弹“怀才不遇孤单寂寞”,时而直抒胸臆,时而借怨妇体自我寄托,一点屁事,花样还挺多。

老板娘每天跟着他琴声起早,扫洒庭院、劈柴打水,指挥手下俩跑堂并一个厨子干活。

老板娘姓陶——陶县有“陶”“王”“徐”三个大姓,七成人都是这三家的——老辈人唤她“二嫂”,小辈便喊“二奶奶”,是个寡妇,丈夫死了十一年,她胆子大,自己靠这野狐乡里的“凶买卖”养活了俩孩子。孩子长大各自成家,她也两鬓斑白,自觉还有股子英雄意气没使尽,便将小客栈继续经营了下去。

西楚远不及大宛富庶,似乎也就不像对岸那样讲“礼数教化”,尤其在这种边陲之地,靠男人养不活一家老小——给钱多的活都费人,不费人的吃不饱。因此妇人们出来抛头露面做事很常见,反而不像南宛那么招人闲话。

陶二奶奶干起活来,着实令人赏心悦目,饱满的胳膊腿动作起来,仿佛一种带着特殊韵律的舞蹈,绝不拖泥带水。她头发虽白,抡起斧子却断然没有三下劈不开的木柴,在自己的小院里吆喝着指挥若定,就像个宝刀不老的将军。

这边一热火朝天起来,连楼上那位崔先生的唧唧歪歪声都不由得跟着她的节奏快了起来,病中吟活活拉成了赛马曲。

二奶奶将抹布往肩头一甩,擦了把汗,朝楼上喊道:“崔先生,吃点什么?”

崔先生还在赛马曲的余韵里抖腿,闻声顺手拉起胡琴,“哎哟哈哟”地回了她几个音。

可惜二奶奶不是知音:“说人话!”

崔先生便探出一颗臊眉耷眼的脑袋:“有什么吃什么,别放辣的。”

二奶奶听完,一双比别人短一截的眉竖了起来,感觉崔先生真是没人样。

这位崔先生年纪虽然大了点,但生得人高马大,一副好身胚。然而此人竟臭不要脸地自称有痨病,干不了活,可除了有一天吐了口血,二奶奶就没听他咳嗽过一声……吐的那口血染红了一整块汗巾,看着就不像真的,尤其他还有事没事把那玩意拿出来哆嗦几下,表演性质昭然若揭。有一天二奶奶不小心给他洗了,他就再没能成功吐出第二块。

priest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