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土里挖文物+番外(37)
林晏晏深深吸了一口气,看着后面跟着的小货车,问褚云, “这就是咱们考古队请来的民工师傅?”
“不然呢?”褚云认真开车,眉都没抬。
“你一一米八的壮汉好意思看着老爷爷在你面前扛铲子挖土么?”一想到那个画面林晏晏简直要背石壕吏,这诡异的联想也不知道是怎么来的,反正她看着后面这一车老年团就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
“找不到更年轻的了,年轻人都去省城了,留守儿童,留守老人,都是这样。”
林晏晏石化,这还就真的没得挑了,这年头,愿意干体力活的人越来越少了。
明明体力活挺稀缺的,却偏偏还有人看不起。
得,这么一想,林晏晏觉得她把自己也骂了。
她觉得考古文博没前途,不想干。
但她其实心里也不否认,这群人对于社会的价值。
“那就真的没办法了,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事事都要考古队员亲力亲为,原本缓慢的挖掘进度只会更慢。更何况,作为女考古队员的我,肯定挖不动啊!”她也算是十分有自知之明。
“就算你挖得动,也不会让你挖,做前期工作就把精神和体力都整垮了,后期细致挖掘怎么办?”
“是的,是这么回事。”林晏晏极其狗腿。
褚云小幅度看了她一眼,“社会结构变了,近年来,各个考古队请来的民工年纪都是越来越大,但你没办法不请,考古队承担不了这么多工作。当然,你也不要小看他们,他们大多从年轻时起就天天干农活,干活很麻利的。”
“但毕竟年纪大了啊。”林晏晏抿抿嘴,有事说事。
“你真的很矛盾。”褚云勾了勾唇,想到什么,忽然笑了笑,“我曾祖父临退休前,遇到了一位病情十分复杂的年轻病人,她走访全国,求救无门,最终来了我曾祖父面前。当时很多人都劝他,您别管了,救不了,手术成功率太低,万一有个不好,一辈子积累下来的好名声就都毁了。然而,曾祖父没有退缩,他丝毫没有犹豫就接下了那台手术。”
“你的曾祖父是医生?”林晏晏恍然大悟,怪不得褚云一溜的医学名词和玩儿一样。
“是,他是第四批考送留英公费生。”
考送留英公费生?
“庚子赔款?”林晏晏心跳都漏了一拍。
“是的,是庚子赔款。”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了北京,慈禧太后弃都而逃。
1901年,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各国列强签署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得向十四个侵略国赔偿白银四亿伍千万两。
这就是所谓的“庚子赔款”。
1908年,美国国会痛过法案,授权罗斯福总统退还中国。"庚子赔款。"中超出美方实际损失的部分,用这笔钱帮助中国办学,并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双方协议,创办清华学堂。
1922年12月,英国提出,愿意放弃中国尚未支付的庚子赔款,并将其用以促进两国教育文化事业的交流。
考送留英公费生,先后办理七届,共148人,第八届因欧战紧张而停止。
“我曾祖父运气很好,1936年4月,中英庚款董事会举行了第四届留英考试,考场分别设在了北平和南京。曾祖父去参加的那场考试,选取了二十名优秀学子,他就是其中之一。当年八月初,就被选送英国牛津大学学习理论医学。”
“1936年?”
“是啊,1936年。”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就爆发了。8月,日本的飞机袭击了南京。”
“曾祖父恰巧避开了侵华战争。但是,我们家的其他人都死了。曾祖父最初并不想学医,他觉得,学医救不了中国人。特别是当家国被无情肆虐,他深感学医无法速效报国,更是伤心。”
“后来呢?”
“后来他就开始啃青草。”
“啃青草?
“他把广范围的学习比喻做啃青草,在牛津大学期间,他除了吃饭,上课,打工,其余时间都窝在图书馆。像啃青草的牛一样在图书馆的草原上东啃一嘴,西啃一嘴。牛津大学的图书馆让他真正见识到了世界,也让他摆正了对自己专业的看法。他终于意识到,中国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才,先进的医学技术也可以救中国。”
“然后他就回国了?”
“对,他学成之后回了南京,八十二岁才从鼓楼医院退休。”
“八十二岁?”
“八十二岁他做了那最后一台手术,整整九个小时,汗流浃背,护士都怕他拿不动手术刀。”
“手术成功了对么?”
“成功了,那个女孩在术后很健康地怀孕生子。曾祖父过世时,她带着丈夫孩子给曾祖父送了一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