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枝(159)
“长安在外听说皇上龙体不适,心中挂念,想回来看看您。”萧惋说着抬起头,看见皇上身形消瘦,两颊凹陷,一脸病容。
“长安有孝心,朕没白疼你。”说着,皇上捂着嘴咳了两声。
萧惋见皇上咳得厉害,问:“要不要叫太医过来?”
皇上连连摆手,“昨晚才看过太医,又换了个药方,人都成药罐子了,朕现在,一看见太医就头疼。”
“既然生病,就要多听太医的话,这样病才能好得快。”萧惋说。
“朕的身子骨,朕自己清楚,不过长安怎么回来得这么急,连衣裳都没换就进宫来了。”
萧惋进宫心切,并未回府换宫装。
“回皇上,其实是,长安在外面听到一则传言,想问问皇上,这传言的真假。”萧惋本想在寒暄一二,可既然皇上把话头引到这儿,她也不再绕弯子了。
皇上似笑非笑地看了萧惋一眼,“说说看,是什么传言。”
“皇上可曾听说过段鸿这个人?”萧惋问。
“段鸿?朕前些日子还批了温将军呈上来的折子,说是有个叫段鸿的,在青州搞了一个起义军,怎么,你想问的事,和段鸿有关系?”
“是有些关系,皇上可知这段鸿的身份?”
“不就是个山匪么,朕已经拨了一万人马,让温将军在筑堤防洪之余,把这波山匪除了。”温顾在折子里,并没提当年周将军之死一事,若周流风的死真是皇上动的手,提了岂不是打草惊蛇?
故而在皇上眼里,段鸿就是一个小小山匪,和别的山匪没什么两样。
“段鸿现在确实是个山匪,不过十八年前,他是我父亲周将军军中的一名探子。”
此言一出,皇上批折子的手顿了顿,随即放下笔,饶有兴趣地说:“哦?原来这段鸿当年还是军中之人。”
“是啊,按理说当年我父亲率领众将士,不幸中了敌人的埋伏,大部分将士都殒命,这段鸿死里逃生,为何不回到朝廷继续为国效力,反而销声匿迹十几年,如今去做了山匪?”萧惋说着,暗中打量皇上的神情。
皇上听着萧惋说话,神情没什么变化,“为什么?”
“长安也不知道。”
皇上笑了声,又拿起一本折子开始看起来,“有些人啊,你是想不透他的心思的,敌人狡猾,残害我靖国将士性命,也许那个叫段鸿的,是被敌人吓破了胆子,不敢再上战场了吧。”
“也许吧,不过这个段鸿怎么想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青州起义的名头。”
皇上把看了一半的折子合上,看着萧惋说:“山匪能有什么名头,无非就是要钱罢了。”
“段鸿说,当年我父亲的死,是皇上一手谋划的,他要给周将军报仇。”萧惋声音平静,说完便不再说话。
皇上右手微微握拳放到嘴边,又咳起来。
“还真是可笑。”待气喘匀了,皇上冷笑一声说。
“皇上的意思是,是段鸿在撒谎?”
“当然了,朕怎么可能害周将军,周将军为靖国打了多少胜仗,文武百官和靖国百姓人人敬仰,就连朕,也是真心佩服和感念周将军为靖国做的一切,朕怎么会害周将军!”说到最后,皇上的音量大起来,貌似被气得不轻,“长安,难道你急着赶回来,是怀疑朕,想来质问朕?”
“长安不敢。”萧惋低头说。
其实,小时候,萧惋曾把这个皇帝舅舅当成父亲一般看待,她曾经坐在皇上的膝头玩耍,那是连皇上亲生的公主都不曾有过的,可她一旦想到有可能是皇上害了她的父亲,她便觉得幼时的时光,都是皇上心中的愧疚作祟。
“那你是怎么想的?”皇上看了萧惋半晌,沉声问。
“段鸿所言,已经在青州传开,长安怕歹人之言传到京城,有损皇上名誉,才提前赶回来和皇上说明此事,还请皇上安心养病,至于山匪段鸿,温将军定不会放任其作乱。”萧惋眉眼低垂,言语恭敬,看着和平日里一般无二。
“长安啊,你是朕看着长大的,朕喜欢你,就像喜欢元阳一样,如今元阳已经离走了,你以后常常进宫看看朕。”皇上语重心长。
“长安明白,那长安就不打扰皇上了,长安告退。”
从殿内走出来,萧惋才发觉自己出了一身冷汗。
“夫人,您怎么样?”画扇见萧惋出来时脸色苍白,心中甚是担忧。
“回府吧。”直到坐上马车,萧惋一颗心才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