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生香+番外(643)

作者:董无渊

这说明什么?

说明,府内有人特意把遮挡狗洞的水缸搬开,企图吸引西陲军从此处攻府。

而府外有人却在暗中保护着他们。

王府里的事儿,若想要查,不过一个晌午就能查得个水落石出——住在后罩房的内院女使噙环,在听见西陲军攻府的动静时,就偷偷一人跑到墙下将遮挡的水缸挪开,自己藏在了郁郁葱葱的灌木丛里,企图趁乱爬洞逃走。

含钏想了半天才想起来,这个噙环原是薛老夫人精心挑选给她做通房的人选。

曹生撂起胳膊袖子,拿着烧红的铁块一吓一舞,这丫头痛哭流涕着什么都招了!

甚至还招了自己对含钏的埋怨、怨恨和妒忌。

薛老夫人气得将她的身契直接撕了,麻绳一绑送到了八大胡同去。

府里的坏人抓到了。

府外的好人,倒是找了好些时日,最后李三阳福至心灵说了一句,“...那日攻府时,有一架马车紧随其后,一个戴着帷帽的妇人下了车,也是她下了马车没多久,这群西陲军放弃了攻府,选择了向后撤...此人会不会是恪王妃许氏?会不会也是她帮忙把洞不动声色地遮好的?”

这个猜测,还蛮大胆的...

只可惜恪王府被严加看管着,含钏就算想问也无处问起,只将这个猜测轻声告诉了徐慨,“...去查一查吧,若当真是恪王妃做的这个好人,咱们总要把这份恩情还一还的。”

第四百七十七章 绵软多汁的水蜜桃(正文完)

想查,自然是能查到的。

查到最后的结果,就是徐慨出言保下了恪王妃许氏的性命,尊重许氏自己的意愿,由老太后出面将她送到了勋贵豪门女眷常去的庵堂,许她不用剃发,不用茹素,不用穿僧袍,一切按照原先在闺中的样子来,锦衣玉食地供养着,也算是可怜可怜这个命途多舛的女人。

“...老太后亲自去审的,对于三皇子做了些什么,许氏知道得很少。”薛老夫人给含钏削了个桃儿。

水蜜桃甜滋滋的,多汁绵软。

薛老夫人倚在凉榻上,拿银叉子给含钏递了一小块儿,“桃荒李饱,饭后吃点桃子,对身子好”转头又说起许氏,“听说老太后看着许氏浑身上下被三皇子折磨得没一块儿好地方,到处青青紫紫的,老太后是丧着脸进去,沉着脸红着眼出来的...出来后便赐了在庵堂里赐了一座独居的小院儿,也算是皇家为许氏养老送终了。”

说着,薛老夫人摇摇头,“若有个一男半女的倒还好,如今娘家也倒了,夫君也死了,独留自己一个,便也富贵地独活着吧。”

已经很好了。

若是老三得逞,秦王府这上上下下甭说富贵地活着,便是活着也是个奢望!

含钏吃着桃儿,随意地仰躺在自己原先的木萝轩回廊里,四处的门窗大大打开,清风掀起幔帐,将秋老虎带来的热意吹淡了些许。

嗯。

无论夫家娘家隔得有多近,哪怕就是一堵墙的距离,也是在娘家舒服。

含钏眯了眯眼,手随意地搭在了微微隆起的腹间,忽而想起什么来,“昨儿个老四来问我,曹府迁不迁到凤鸣胡同去?”

薛老夫人摆摆手,赶忙道,“可别了!这些时日你哥哥去漕运使司通河道,有些个讨人厌的同僚一口一个‘曹国舅’‘曹国舅’的!是怕咱们曹家死得不够快还是怎么着!把我气得!”顿了顿,“凤鸣胡同那地儿,轻易别搬去,当初买下的时候也没想过你能做皇子妃,做王妃...如今若咱们搬过去,那可真是递了个把柄给御史——你公公还养着病呢!”

含钏笑起来。

曹家有老太太掌舵,跨不了。

人薛珍珠老太太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拎得清得嘞!

含钏笑着颔首,“还是咱东堂子胡同好,进进出出都方便,也都住惯了。咱们家人少,若住得太大,也不舒坦。”

薛珍珠小老太太撇撇嘴。

哪有太大住不舒坦的!

只有心眼太大,落在别人眼里不舒坦!

为了曹家和宝贝孙女儿,薛老太太只能以三迁的孟母为榜样——住哪儿,都是为了孩子!

薛珍珠老太太看自家孙女儿额上沁出汗来,帮着贴了贴小娘子的鬓间,一边打着扇,一边叹了口气,絮絮叨叨道,“...如今才真正体会到了三人成虎、众口铄金,也体会到了风口浪尖、捧高踩低...甭说咱们,你白爷爷都被那些个日日夜夜守在门口送礼的人逼得搬了家了,连同姚五伯和四喜一块儿搬到了城东的庄子去,还逼着四喜辞了御膳房的差事,唯恐一个不对丢了你的脸面。”

这个含钏知道。

四喜辞差事的时候,提前告诉她来着。

上一篇:星火微芒 下一篇:知津难渡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