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镜(破案)(324)

作者:大芒

当然, 这一切看似完美的计划都被先帝粉碎。

叛将龚允死在高战云刀下,傀儡的前朝太子被几名投靠先帝的降将秘密押送回京,纪峰藏兵入山, 朝廷将陇右剩下的所有武装收入囊中。北漠人悄悄从奚木走廊撤退,收回那肮脏的、蠢蠢欲动的触须。

而十余年后,那个把政治当买卖的奚木国也在一次大宁和北漠的军事冲突中被当作战场,国破。此后动荡不断,色厉而胆薄、逐利而不肯舍身的商人思想,注定奚木人出不了雄才之主,皇室凋零、百姓四散,从此复国无望。

又过了几年,先帝令陇右军出兵,从北漠人手里夺取奚木,改“奚木走廊”为“陇西走廊”,永久屯兵,设都护府。

从此,奚木和千百年来的许多小国一样,湮灭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奚木人须归化大宁,学大宁官话,遵大宁礼制。不肯归化的则出走流浪、四处经商。

到了殷莫愁这代人,已经少有人提到奚木。连韩亦明、滕凡这样土生土长的陇右人也对“奚木国”感到陌生,怎么也想象不到这批武器的来历。

五十年前的腥风血雨、纵横捭阖,一个国家的消失,三叔公娓娓道来,令在场诸人感慨不已。

*

本朝规定私蓄十副兵甲则为谋反大罪,山洞里藏着如此巨量兵器可不是小事,回到纪家寨后,殷莫愁立刻写信奏报皇帝。

李非和韩亦明则兵分两路。

李非和阿泉率一群纪家寨壮汉,三叔公带着他的老伙计,老少配合,在兵器库的山崖边搭建轮索,将山洞里的兵器分批运出。

一箱箱精钢宝刀重见天日,那些老纪家军们五味杂陈。

而随着发现宝藏的兴奋劲渐渐褪去,李非开始生出隐忧,凶手应仍藏在寨中,不久后也将知道这批武器的存在。

“计蒙”现世,是否真如《山海经》之寓意,是福祸相依的征兆呢?

韩亦明忙于搜索灰冠鹤当家谭鹏的线索。

现在所有人一致认为灰冠鹤二当家谭鹏是杀害纪育理的凶手,这基于殷莫愁一个大胆的推论:龙隐门收买了谭鹏。

因为如果谭鹏的目标是兵器库,那么纪育理这个曾经灰冠鹤的合作伙伴当然会被当成一个障碍。在韩亦明调查的过程中,殷莫愁也向他说了不少龙隐门之事。韩亦明越听越心惊,嘴上不敢说,但他的样子已足够表现出“靠夭,千万不要在我地盘出事”的担心。

可怜的韩大人因此充满动力,把他的人都派出去,连滕凡也下了山,没日没夜追查谭鹏行踪。

辛勤的劳动终于换来丰收果实,三日后,滕凡在山下捉到一个谭鹏的心腹,据其交代,谭鹏就藏在纪家寨,伪装成念经的和尚。

韩亦明先惊后喜。当时他亲自操办纪英后事,为其布置灵堂,又派人去请十八个和尚和十八个道士,做完了法本应离去,但又恰逢纪育理被害。作为纪家寨三当家,纪育理的后事当然也要隆重其实,其灵堂也需要人念经超度,于是十八个和尚道士干脆被留下。韩亦明带人到灵堂时,那灰冠鹤二当家还在有板有眼地敲木鱼呢。

真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啊呸,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谭鹏被捕后,嘴硬得很,他自以为有龙隐门罩着,不肯招供,只胡言乱语说他杀孽太多才遁入空门,来纪家寨纯属意外。

他的话自然是没人信。可韩亦明到底是读书人,对上这无赖匪头,有点有理说不清。最后是殷莫愁直接召来守在山下的孟海英,关西虎掌握了一百零八种酷刑,连掌天下刑罚的大理寺都自愧不如,最后只花了一天就撬开谭鹏嘴巴。

谭鹏道出灰冠鹤与龙影门勾结始末,又供出龙隐门是早在几年前就派他们这些江湖人盯上纪家寨,因觊觎“计蒙”才派他来的。谭鹏说他并未参与直接谋杀纪英,是龙隐门派人动手,至于派了谁,他一概不知。

要说这淫威遍布祁云山的匪首也是个孬货,招供到一半便被孟海英吓死,来不及供出他是以什么手法杀死纪育理。谭鹏只说纪育理房中那条凳子上的香灰脚印确实是他的,但却不是案发当日留下,而是在案发前他找过纪育理,两人争执下,他一脚踢翻凳子,才在凳脚留下他的脚印。

这就奇了。

当时发现纪育理时,并非死于上吊,也非中毒,身上又无外伤,着实是个难解之谜,本指望谭鹏能说个清楚,怎料谭鹏也死了,令纪育理之死成为悬案。

好在谭鹏死前完全证实了殷莫愁的猜测,这一切的幕后主使是北漠人。敌人虽仍在暗处,但既然知其真实目的,以殷莫愁对其了解,足以做到有的放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