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镜(破案)(202)

作者:大芒

但说实在的,我一直倾向食物应该发挥原本的味道,所以不是太喜欢那种味道太浓的酱料,关豪也正是和我持同样料理理念,才能一拍即合——霖铃阁不可能出现这种调味料。”

楚伯常年在外做生意,马上道:“你说他去过天竺。”

李非:“而且是许多年前。香气已经变质。这是个好消息——证明这颗腊丸蜂毒在这里至少存在五年以上,而我是两年前才买下霖铃阁!”

楚伯一脸劫后余生的喜出望外——原来毒杀不是针对李非!

那关豪和他的徒子徒孙们真是被误中副车!

但新的问题又来了,他们当了谁的替死鬼?

殷莫愁也颇感意外,凑近去看那破旧的蜂巢:“有完整的蜘蛛网,说明很久没人动过它。”

“这是一次惊人的巧合,蜂巢在这,就像只冬眠的毒蜂,它原本可以封尘在房梁上。但因为改造后厨,加高加大了灶台,因为今天做红烧河豚需要猛火……”李非沉声道,“投毒者不可能是霖铃阁的人,从掌柜到跑堂的,都是我亲自挑选进来,有些很偷懒、有些很滑头,但没有人会是投毒者。投毒是个危险的行为,需要精准、耐心,追求细节,而且能用蜂巢□□——养蜂人充满了奇思妙想。”

殷莫愁接过那蜂巢,刚才因为恶心不适,疏忽了,这时再细看,道:“用来粘合腊丸和蜂巢的是天然牛皮熬成的胶,比普通胶来的牢固,即使经过数年,也不会崩坏。许多弓箭、投石车,用的就是牛皮胶,制作工艺漫长,民间使用少——黎原!”

这段时间跟着殷莫愁,黎原成长很多,平时和她在一起像亲人,此时,却后退半步,躬身叉手:“属下在。”

“你跟余启江学过问讯术,去兵器厂查查,有没有丢失的军用胶,问一问擅制弓的老匠人,外面哪里还有人懂制作这个。”

黎原:“遵命。”说罢,二话不说去了。

“孟海英,你派人搜索霖铃阁每个角落,看其他地方还有没有出现同类的蜂巢或腊丸。”

李非插话:“孟将军,让我的人给你带路吧,这里我们熟。”

“不必。”殷莫愁快速打断了他,不容反驳地挥手示意,关西之虎也马上去办了。

李非就站在旁边,他侧过身,眼睛不眨地注视着殷莫愁。

为什么不让他参与呢?

他不是没见过她在下属面前威严肃穆、恩威并施的,也不是没见过她露出疲惫和慵懒的样子,他原本以为对她并不陌生,他以为殷莫愁的冷面孔是多年习惯使然,无论喜怒哀乐都不会有太大波动。

可今天看来,这张面孔是绝佳伪装,殷莫愁很多事没跟他说,很多心情都不方便透露。

因为还是拿他当外人吗。

虽然他抱过她、牵过她,刚才还像亲人地挽着手臂。

有那么一下,李非心里平白无故涌起望山跑马死的无望来。

这么个我行我素的人,只做自己想做的事,不想的,十头牛也拉不动。她根本不在意别人的看法,甚至连自己的心情也不在意。他们已经走得那么近,但还是隔着沟壑一样的距离吗?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发现吗?大理寺和京城以外的其他地方没有收到此类投毒案的报告。”殷莫愁放缓了语气探讨案情。

李非思忖半晌,开始说:“制作蜂毒工艺复杂,需要十几甚至二十年的功力。白阳会是一个年轻的读书人群体,他们思想极端,手段激烈。

养蜂人作为白阳会的大护法,善乐坊案时,应该也还年轻,就算他而立之年吧,他的制毒工艺跟谁学的。我倒想起来有一个可能。

十五年前,唐门出了个叛徒,他偷走许多独家配制秘方,向外出售谋利。没过几年,江湖上渐渐出现一些唐门之毒的仿制品,这其中就包括害死小倩的袈裟毒。以我的估计,蜂毒也是从唐门泄露出去的。”

他看了看殷莫愁,又意有所指地说:“试图用朝廷的方式找到养蜂人,恐怕不一定能行。养蜂人已经销声匿迹这么多年,他没有再犯案,就没有新线索。江湖事,江湖了。我想说的是,那个向外兜售配方的唐门叛徒已经被抓到了——我写封信,让同门问问他把配方卖给哪些人。”

说半天,李非还是想参与。

殷莫愁不置可否。

李非就差没死乞白赖:“我在京城有不少商铺,耳目也多,当年你们查养蜂人的档案能不能和我分享一下。正好楚伯也在,我们官民合作,同心协力,以便破案嘛。”

他看上去信心十足、热情满满,而且作为受害的苦主,确实没有把他排除在外的理由。

“可以吗,莫愁。”他温柔地问。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