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黎眷+番外(5)
有放缓的脚步声自内堂而来,葛柏风一愣,心下了然,向柳洑问道:“这么个茶碗有什么好,暗沉沉的,摆在架上毫不起眼,也就单看还顺眼些,几片叶子,孤零零的,不如这苍鹰,长空万里,自有一番气概。”柳洑仍不抬头,捧了青瓷碗细细的看,反驳道:“我若没看错,此碗应出自越窑,是青瓷中的上品。”葛柏风问道:“有什么说法么?”柳洑目不转睛打量着手中瓷碗,道:“当然。自前朝以来,白瓷驰名江北,青瓷著称江南,世称南青北白,白瓷以邢窑为最,青瓷是越窑上佳。‘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便是赞越窑青瓷。只是不知为何只此一件孤品,想是青瓷远道而来,运输不易,价高难求吧。”轻叹一声,将瓷碗珍而重之放回架上。
背后一个声音缓缓响起:“你看这茶碗上画工如何?”语调平缓,声音清冷。柳洑闻言忙缩回手,慢慢转身,只见一人着弟子服色,虽已入冬,着装却不见臃肿之态,反多了几分飘逸悠然,靛青服色反衬的肤色莹白,目光虽颇具神采,令人一见忘俗,但他薄唇紧抿,神情淡漠,又令人生出被拒千里之感。
柳洑不知对方来历,望向葛柏风,葛柏风既与对方相熟又早知其来,便未见礼,只向柳洑道:“这是同散堂执务师兄,姓宣名予。找你来便是受他之托。”
柳洑忙端正一揖:“宣师兄。”宣予点点头,走到排架旁,拿起茶碗道:“你所言不错,的确是越窑瓷,你看这碗上画工如何?”柳洑情知是考较自己,认真道:“此碗较一般茶碗胎薄,碗身轻盈,与散飞柳叶飘逸之态相称。茶碗色做浅碧,柳叶碧绿,层次分明。此画虽非名家手笔,但清新淡雅,与青瓷相得益彰。”
宣予嘴角微勾,引她看东首桌上摆放的素帛,问道:“彣彧馆送了屏风架和素帛,求一幅丹青,柳师妹,你觉得画什么好?”
修德院收弟子时考较六艺偏重于礼乐书,与明德院一偏文一重武,彣彧馆中弟子更是集修德院中尤善丹青诗赋者,丢一幅屏风到同散堂,明曰相求,实则不然,往轻里说是较量,往重里说分明是下了战书。柳洑虽不知彣彧馆与同散堂历来的恩怨较量,但也知道对方绝非求画这么简单,而今日第一次入同散堂,对面这位师兄瞧不瞧得上自己还是未知之数,把这难题摆在面前分明是考较,看自己是不是“好诗词喜杂记”,侧首看葛柏风悠然旁观,眼睁睁等着她献丑,暗自攥攥拳,问:“对方有未说明此屏置于何处?看这尺寸,置于寝室怕是太大了些,且框架、底座均敦实厚重,木料似是紫檀,端庄古朴,颇具厅堂殿阁风范。”
宣予与葛柏风对视一眼,均见眼中讶然之色。此屏风原本置于长郁堂正厅,前几日意外破损,修德院执掌日常事务的安远师父便交由彣彧馆弟子重绘一幅。安远师父平日不苟言笑,管束弟子甚严,且对着明德院一直存了较量之心,彣彧馆执务弟子揣摩其心意就势丢了这个烫手山芋过来,打着交流诗画的名号省自家一分气力也给对方一个难题。二人均知屏风来历,眼见柳洑虽未及笄,满脸稚气,寥寥数语却已中的。
宣予点头:“不错,此屏原属长郁堂正厅。”柳洑虽从未踏足修德院,长郁堂却是听说过。拎过素帛一角对着厅门光亮处看看,皱眉思索片刻,拍手道:“把这幅素帛尺寸照屏风裁好,找个手艺好的匠人裱上即可。”
宣予与葛柏风再对视一眼,都颇感意外。宣予挑了挑眉,问:“理由?”“白乐天,《素屏谣》。”
柳洑看两人望着自己,缓声解释:“不文不饰,不丹不青,保真全白,是为素屏。我看这幅素帛甚为轻薄,无论着以丹青还是水墨,日光透来总会虚浮,倒不如留白的好,置于正厅也有虚怀若谷之意。修德院中才子辈出,这幅屏风无论题字还是绘画,总会有人指摘,与其献丑,不如藏拙。”
宣予点头,慢声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葛柏风更是抚掌大笑:“好主意,这下叫他指无可指,摘无可摘。”
宣予温言:“柳师妹,以后每旬逢七,夕食之后,酉正时分来此议堂中事务。”柳洑愣了片刻,转向葛柏风问:“宣师兄的意思是......?”葛柏风笑道:“宣师兄的意思是允你入堂,记得参加每旬一次的议事。其他事宜慢慢熟悉不迟,堂内平日有例行轮值,每次两人。”转向宣予道:“我记得......”宣予打断:“下次议事时再排不迟,酉时将至,柳师妹先去用膳吧。柏风,有事同你商量。”葛柏风点头,向柳洑道:“今日冬至,膳堂做偃月馄饨,按照惯例,这一餐弟子可亲自动手,此时膳堂想必十分热闹,快去吧。”柳洑轻轻施了一礼:“两位师兄,告辞。”直出厅堂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