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弃妇逆袭+番外(103)

作者:樱桃糕

小安慨叹,“我何尝不是如此。”

“你不同,你自己选择命运,我是被命运赶着走。”

“然而你并没有屈服于它。”

方晴想了想,好像是的。

方晴又想了想,“主要还是运气不错。”

小安看着自己的朋友,方晴还是那个谦虚谨慎的方晴。

小安在天津短暂停留,然后就离开了。

方晴再见小安是在巴黎。

彼时方晴已经移居英国十余年,趁着丈夫学校圣诞节放假,带着女儿,全家去巴黎旅行——方晴的女儿姜平得母亲遗传,小小的年纪已经显出艺术天分,方晴带她去巴黎开眼界。

姜唯钧教授是著名的PTT(怕太太)协会终身会员②,作为一个医药化学专家,每年假期随着家里大小两个女人,流连于艺术圣地,混迹在或不羁或精致的艺术家当中,以其风趣的言辞、对艺术无知者无畏的直白和不错的酒量,被很多艺术家称为“我们的朋友姜先生”。

方晴一眼认出摄影展的主人,小安扭头,都不由得泪湿眼眶。

方晴支走丈夫和女儿,小安走去与一个俊朗的金发男人用法语说了两句什么,那男人笑着看一眼方晴,点头致意,又与小安说了一句什么,两个人亲昵地贴贴脸,小安转身时犹带着甜蜜的笑容——真好,方晴感叹,能让小安如此的,一定是个好男人。

方晴与小安走去摄影展厅对面的咖啡馆,小安照旧黑咖啡,方晴照旧要加糖和奶。

两个人互相端详,日常为琐事羁绊还不觉得,此时面对故人,才惊觉,沧桑半生,老之将至。

方晴指着眼角,“你看我的皱纹。”

小安瞥她一眼,嗔道,“跟我说老——”

方晴笑了。

小安教育她,“不要学白人没事晒太阳,老得快,还起斑点。”

两个人下意识地不愿谈及过往的痛苦和遗憾,然而那些时而还会入梦的人和事,又岂是可以避开的。

小安先说起郑衍。

“在浙东的时候,他救过我一次,后来在山西战场又碰到了,他还送我一架缴获的相机。”

方晴笑道,“那可真是大礼,据我所知,他也喜欢摄影的。”

“真是个不错的人。可惜后来再也没见到。”

方晴告诉她,“他在美国加州,据说种了一大片葡萄园,自己酿葡萄酒。”

方晴没说他还去英国看过自己。

那时候抗战胜利,国内局势微妙,郑衍称病挂冠离开,去美国看望在那里修养的父亲和哥哥——郑老先生戎马一生,后来中风,暮年便在美国度过;郑大公子被刺,受了极重的伤,身体一直虚弱,一腔雄心被困在破旧的皮囊里,也是个悲情人物。

郑衍略整顿,便去英国看方晴。

两个人坐在后院的橡树下,聊了整整一个下午。

郑衍说起他客居外祖家的童年时代和流浪似的少年时代,说起他在北平求学的经历,甚至连带了一个姑娘回家这个姑娘却看上自己的大哥这样的事也说了——都是遇见方晴之前的事,之后的战事却一句也没提。

郑衍说完了,好像放下了什么,轻轻地笑道,“那时候我答应要把家事告诉你的。”

方晴记得,那是他第一次匆忙离津的时候,在电话里说的。

晚上的时候,郑衍与姜唯钧喝了一夜的酒,第二天带着宿醉就走了。

后来听说郑衍在美国过得很好——韩益夫妇带着两个孩子来英国游玩的时候,韩太太告诉方晴的。韩先生在加州大学任教,郑韩两家依旧住得不远。

韩太太告诉方晴,郑衍娶了个华侨的女儿,一个年轻活泼的姑娘,除了皮以外,简直就是个外国人。那个姑娘很迷恋郑衍。

“阿衍微微一笑,又沧桑又神秘,真是个迷人的男人。”韩太太如此转述年轻的郑太太的话。

“郑衍高兴吗?”方晴当时问。

韩太太想一想,笑道,“应该是高兴的吧,两人时常一起骑马,一起酿酒,有时候嘻嘻哈哈玩在一起,跟孩子似的。阿恒阿欣一去他们家就不想回来。”阿恒阿欣是韩益夫妇的一双儿女。

方晴笑道,“真好。”听说郑衍过得好,方晴释然不少。又不由得笑话自己,“别太拿自己当回事,郑衍那么好,随时都会遇见一个合适的好姑娘。”

“你还记得我们以前的同事小吴吗?”小安打断方晴的回忆。

方晴微歪下头,想一想,“记得,但是忘了全名叫什么了。”

“我后来在山西战场见过他,他参军了,就死了我眼前。”小安闭上眼,那张总是挂着别扭表情的脸又出现在眼前。他最后努力的一笑,让已经见惯生死、钢铁心肠的小安红了眼圈。

上一篇:故人几度隔山川 下一篇:恋恋如饴糖

樱桃糕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