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几度隔山川(45)

作者:无聊君

翰林院大学士苦谏道:“当年刘邦与项羽争天下,项氏得刘父欲烹之,刘邦笑言要与其分羹。段氏来日若真要反,此刻莫说是他的姻亲,即使是他的老父老母,也未尝可以制止!何必冒天下之大不韪,得罪天下读书人?”

祥清帝铁青着脸,讥笑道:“朕记得翰林院只有殁了的池鹿鸣曾拜会欧阳白为师,不必都将欧阳忱奉为翰林院的师祖吧?”

大学士不想君上作此无理之语,一时语噎,竟无话可回。又饶是不甘,跪拜道:“还望圣人虑及天下之名!”

此言一出,一武官立即上前斥道:“夫子竟然以天下虚名以作要胁,正是误国误民!”众翰林还要相帮,与之唇舌相战不休。

旁边侍郎大人朗声道:“此时暂且拘着欧阳一家,并未加以镣铐,礼遇待之。其后段氏若果真反了,亦必将株连九族,并不为过。”此话颇为公正中肯,挑不理来,众人于是不再争执。

未几日,池府听闻了欧阳家囚禁之事,池遇与沈浮已远离庙堂一年有余,于此事并无反响。池鹿鸣念及自己兄长曾与欧阳颇为投缘,她因兄长之逝百思不得其解,所谓病急乱投医,她想或可从欧阳父子处找寻答案。于是她故找了个机会,向父亲的同袍,现下禁军的头领曹逸将军求访。

曹将军并不敢向祥清帝隐瞒,祥清帝一听池家那位行事一向大胆不拘的毛丫头要去探望欧阳氏,并不以为意,默许了。他尚许欧阳一家见客,或正可堵天下悠悠之口。

欧阳忱一家并未受到侍郎大人所说的“礼遇”,虽未有镣铐加身,但也是确实是囚禁于牢狱,所幸一家人尚囚于一处,只是分作两室,欧阳忱父子囚于一室,欧阳白母女与姐姐欧阳云母子共囚于一室。众人并未受到刑罚,衣物尚洁净,食物虽不佳,亦可饱腹,情绪尚安。

池鹿鸣空肩荷一头,未带任何食物衣具,懵懵懂懂就来了。彼时,欧阳忱正在与儿子忏悔,若不是他一意要来甘州终老,何至惹祸上身。

欧阳白苦笑道:“父亲不必如此自责,若是阿姊听了,更要悔恨是她与段氏结亲才招来此事。”两人皆想不通为何段氏欲对天下行不轨之心,实有悖于大道,亦不合其家训。

池鹿鸣一身月白素服,戴着白色帷帽,手持曹将军手书一路进来,畅通无阻。她径直走向欧阳忱父子的囚室,隔着栅栏,倒头就拜。欧阳白连忙站走来,走到栅栏边,唤她起身。

欧阳白对着这位挂名的女学生也不好多言其他,故相互问候后,依然只道些读书之话。他见池鹿鸣已全然未有以前之灵气与活力,必是因兄长意外逝世、家族变故所致,颇为怜她;又念及当今局势,恐她年少不堪应对,有心引导她读周易。便故意与她谈“□□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又道“大人虎变,小人革面,君子豹变”等等,且再三叮嘱,万事皆可从书中所得,无论处境如何,切莫弃之。

池鹿鸣茫然应了,她其实最想问问兄长为何而亡,可她又不知从何问起,何况她此刻见了已作阶下之囚的师长,更是无言。

两人渐渐无话,池鹿鸣拜别欧阳父子,她郑重行三跪九拜之大礼,哽咽难再言。一年前师长尚与兄长他们二人谈佛论道,如今一个泥销白骨,一个不知还能在红尘几日。她在来之前曾问过曹逸,虽然她的曹伯伯并未正面回答她,但她隐约感觉到,无论北地最终如何,欧阳一族将成为炮灰无疑。

拜别恩师后,经过女囚室,池鹿鸣亦向师母欧阳白夫人及欧阳云行礼,两人感念她于此时亲临探监,俱诚心回礼。

正欲离去时,欧阳白的女儿忽然拉住池鹿鸣的裙裾软声哀求道:“姐姐,你陪我玩会儿。”

池鹿鸣不忍,隔着栅栏握住她的小手,勉强朝她挤出些笑容。欧阳云的儿子段阳煜忽然上前抓住妹妹道:“快让姐姐出去,找我父亲来救我们。”

池鹿鸣恐惹事上身,闻言不敢再留,快步离去。及至出了囚室,望见户外的阳光,仿佛重见天日一般。她暗念这两位粉雕玉琢的小娃,不知能否逃出一命。那位四岁的小子固然可怜,但偏是段氏子弟,且带累师长一家,亦是其命也。

作者有话要说:结亲不慎,带累全家。

☆、番外

四月间,段漠亲送夫人欧阳云与儿子段阳煜从水路至甘州岳父家,他在此停留几日后,便再乘船从北至南游学。

段漠一向与岳父与妻弟亲厚,他听闻欧阳白收了长公主的外孙为子弟,笑道:“阿弟如今也为五斗米折腰,侍奉权贵?”

上一篇:把周医生瑶回家 下一篇:民国弃妇逆袭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