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几度隔山川(18)

作者:无聊君

作者有话要说:1、因为架空,匈奴王者未用大汗称呼,虚拟一个大君的称谓,作者自己知道此处经不起考究。

2、有一个主意大的女儿或许并不是一件幸事。

☆、莫道秋江离别难

梅夫人与女儿在宫中留足了一日,用过晚膳才出宫。她一早莫名其妙地被召进宫来,早膳都没用,虽饥肠辘辘,但这顿御赐盛宴梅夫人是吃得苦不堪言,她满腔的愤怒与悲苦又不敢露出来。

上午进了宫后,皇后先单独召了梅凌寒,留梅夫人一人在偏厅喝茶。大约过了一个时辰,才宣了她进去,话了些闲话,无非是夸奖梅夫人教女有方之类的套话官话。近中午时,又让人送她们去偏厅用午膳与休息。梅夫人一直如坠云雾,又不便当着宫人询问女儿皇后到底与她谈了什么。

至下午祥丰帝又单独召见了梅凌寒,梅夫人依然在偏厅等待,她不知所措,胡乱猜想,直觉告诉她此行入宫并不是好事,心中一直忐忑不安。

又约摸过了一个时辰,皇后又召见她,她去时,女儿已随侍在皇后身后了,且两人似乎颇为亲密。她心中莫名一登,心下千转百想,未必真是定太子妃了,帝后亲自相看?但她莫名地感到慌乱,不敢相信会是如此好事。

皇后开口又称赞她养了一个好女儿,说自己与皇帝都极是喜爱,又与她“商量”,欲收养梅凌寒为义女,封为公主。梅夫人不知这是从何说起,正喃喃自谦,连连叩头道不敢。

皇后又道:“公主自愿和亲匈奴,圣人已允了。公主为国出使,□□定国,足为天下褒扬!”

果然不是好事,跪着的梅夫人闻言差点倒地,她用尽毕生的修养勉强稳住了自己,转而抬眼怒瞪女儿,但她那自小就主意大的女儿竟然全不看她,完全不接她那要杀死人的目光。

接下来,梅夫人根本不记得自己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她已经不是她自己了。似乎是皇后着人将她搀扶起来,然后又赐了御膳。整个用膳过程,她全然不知道自己是如何举箸如何进食了,只觉得每一口都是在吃她的心、食她的肝、喝她的血、吸她的髓,整个用膳过程就是在耗她的命一般。一顿晚膳如同是对她的凌迟,她已经聋了,只看见皇后与女儿相互应答,却完全听不见她们俩说了什么。

一顿晚膳下来,完全是多年以来沉淀在骨子里的惯性支撑梅夫人勉力在应付,直到结束后她回到家中,待待女们帮她梳洗过后,她才似乎回醒过来。她呆坐在床前,披散着头发,仍然还是一片懵懂茫然。侍女们默不作声地帮她按头捶腿,伴随着身体的复苏,她的灵魂也依稀回到了身体,痛楚慢慢向她袭来。

梅凌寒走了进来,让侍女们都退下去,跪在母亲面前,痛哭请罪。她不是铁石心肠,此前她凭着一腔热血策划了这件大事,全然没考虑过母亲的感受。换句话说,这些儿女情长完全不在她这种人考虑问题的范围之类。见母亲被打击得完全蒙了,几若痴呆,这才让她第一次意识到了自己的残忍。她为父亲、为弟弟、为家族、甚至为她自己都考虑到了,唯独没有为一个要失去女儿的母亲考虑过。

在女儿的哭声中,梅夫人终于全然清醒过来,最初的愤怒还未发泄现已消失了,再也不必要责问她什么话了,充满胸腔的只有不舍与痛。她搂着女儿直哭得天昏地暗,肝肠寸断,不断用手抓自己胸口,心痛得无法呼吸。

第二天一上朝,皇帝就宣布了一件轰动朝野的大事,皇后收养梅岭长女梅凌寒为义女,封山城公主。公主自请和亲匈奴,下月初一出发。

片刻,消息就传遍了京都大街小巷,各种传闻盛起,有说梅小姐自小特立独行,是为天下黎民主动求结两国之秦晋之好;有说是梅将军战事不利而被惩罚,女代父过;也有说是其他竞选太子妃的家族下了黑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至次日,又有说是匈奴使者早就为梅小姐名号折服,点名求娶的。甚是一出好传奇演义话本,再过几日可以编个剧本登台了。

梅砚寒听闻消息完全不敢置信,立马向老师告病,赶回家中,这么荒谬的事他要听到姐姐亲耳对他说才会相信。然而他才进府,无需问姐姐,就不得不相信了。皇宫都派了人来梅府打理一切了,满是陌生宫人的梅府分外陌生,已然证实了。

他跑到姐姐闺房里,抱住姐姐大哭。谁说男儿有泪不轻弹?那只是未到伤心时,何况他还只有十四岁。他不敢想像朝夕相处的姐姐从此远赴大漠,再不能相见。但他能说什么,他又能做什么?他除了读书,什么也不会,甚至还不能上战场杀敌!他哭了一阵,要亲送姐姐至匈奴,陪她走完在家在国的最后一段路程,但梅凌寒坚绝地拒绝了,无论他如何哀求都绝不应诺。

上一篇:把周医生瑶回家 下一篇:民国弃妇逆袭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