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金罗曼史(7)

作者:陈之遥

“我是跟我妈去的,她非要摸一摸,说做生意手气好,而且要我也摸一摸,说考试不挂科,”甘扬笑着讲故事,又问,“你怎么想到去那儿的呢?”

“跟了个纽约一日游的团。”丁之童含糊作答,没再往下说。

就是这么巧,她也是跟着母亲去的,同行的还有四十几个讲西北方言的中年男女。那是一支出国考察团,纽约本地的华人旅行社接下该团的地陪项目,她母亲严爱华是导游。

第一天,丁之童从上海飞到纽约机场,机上十几个小时没怎么睡,头发因为静电全部贴在脸上,面露菜色。严爱华接团的同时接了她,但没有带她回长岛的家,而是让她跟着旅行团的大巴直接去了酒店,安排她和一个落单的团员住一个标间。

第二天,旅行团观光购物,她也被顺带着捎上了,帮忙跑腿,做翻译。

途经百老汇大街,一行人去看花街铜牛,飞着丝巾,比着V字,围着那头牛合影留念。严爱华像所有导游一样说起景点的小知识,比如铜牛其实并不在华尔街,连同那些大投行的总部也都不在华尔街上,911之后就都搬去中城了。还有一条,就是跟甘扬妈妈一样的说法,这牛摸一摸做生意手气好,而且最显灵的部位就是牛屁股下面那两颗蛋蛋。

导游的套路走完,严爱华又跟人家唠家常,说到自己女儿就要去康奈尔读书。

有人表达了羡慕和祝福,但也有人拆台,说:现在的海归可太多了,留学的学费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挣回来。

丁之童听见,看了一眼母亲。严爱华却没有丝毫的不自在,脸上还是带着笑,指着那头牛说:藤校几年的学费,在这条街上,也就不过是一年的奖金罢了。

众团员事不关己,一笑而过。只有丁之童还在想,真有那么容易吗?类似的说法,她在别处也曾听过,但却根本不知道如何去实现。

离开那个景点之后,车子经过港务局巴士总站,便把她连同她那两只50磅重的箱子一起卸在了路边。就是在那里,她上了去伊萨卡的长途车。后来过了很久,她都没再见过严爱华。

她不知道甘扬去看牛的那天发生了什么,仅凭只言片语,似乎是一段挺美好的回忆。但既然她不愿意说自己的故事,便也不能问他的。

两人走到西校区食堂,丁之童很是慷慨地用掉两张饭票,请甘扬吃了顿套餐。

两人面对面坐着,实在是不熟,说来说去无非就是那几个问题,从前在哪所学校?怎么来的这里?以后又打算去哪儿?

丁之童的经历比较简单,上海读的本科,专业就是金融。大四申请留学,到手两份offer,康奈尔和密大安娜堡。她在两个村里二选一,来了位于伊萨卡的康奈尔。

这是最简略的版本,其中还有一些细节,她略过了。

比如这种私立大学职业类的项目显然没有奖学金,而她的父亲丁言明只是市郊国营齿轮箱厂的一名普通技术员兼文艺积极分子,肯定供不起一学期五万多美元的学费,以及额外的生活费用。

甘扬跟她完全不同,他是初中毕业通过留学中介出来的,待过的第一所高中在费城,正经排行榜上根本找不到的那一种,十个同学里四个黑人,四个韩国人,还有两个就是他这种被中介忽悠出来的中国小留学生。当时未成年,他先是homestay,后来又转了几次学,期间不知花了多少钱运作,最后终于进了新泽西排名靠前的私立寄宿。等到高中毕业,居然还真让他混进了藤校。

听到这里,丁之童想起宋明媚。宋明媚申过哥大,卡内基梅隆,还有NYU Stern,都没录取才来的康奈尔,一直吐槽把金融专业放在那么村的地方是一件非常不科学的事情,严重影响学生找实习和搞networking。

而美高毕业的甘扬比起她们来肯定有更多的选择,丁之童有点想不通他为什么主动选择下乡,趁着这机会直接问:“你怎么想到来伊萨卡的呢?”

甘扬却给了个相当任性的理由:“景色好啊。”

只是一个泛泛的回答,又叫丁之童意外。她当初二选一,也是因为一段在康村拍摄的宣传片瞬间折服了她。

但很快她就觉得是自己想多了,他们学校在常青藤队伍里吊车尾已经好多年,主校区更是in the middle of nowhere,上学需要经过大片的草场,有的养马,有的养牛,有的养羊。开车的话,有时中途需要停下,耐心等着一只驼鹿迈着模特步从车头前面走过。学校外面就这么一个小镇,全部衣食娱乐消费都在这里搞定,别无分号。中国学生大多来自于大城市,都管此地叫康村,简而言之,就是“村”得不行。

上一篇:陆医生他想谈恋爱 下一篇:假婚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