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意(2)

作者:春风迟迟

太妃不置可否,往窗外看了一眼:“入秋了,有些凉意了,我寻思着给皇上做双鞋子,你明儿去皇上那儿,量量脚长好纳鞋底。”

太妃历年都会给皇帝一双鞋子,如今眼睛虽然不大好了,这习惯却一直没落下。

知意应了,伺候着太妃洗漱躺下,等近子时,抱了一床褥子在外间竹榻上睡下,次日晨起,太妃早早的起床,又随侍着去了小佛堂做早课。

巳时初知意出来,吩咐御膳房把午膳备好,才动身往皇帝所居的勤政殿去。

这个时辰皇帝不在寝殿里,掌事嬷嬷正指使着手下人洒扫,见了知意来,忙停下来朝她一笑:“哟,知意姑娘来啦?真不巧,皇上在正殿和大人们议事呢,可有什么要事?”

勤政殿坐北朝南,正殿是皇帝历来接见朝臣的地方,偏殿是寝殿,知意往那头瞧了瞧,几个侍卫守在门口,威风凛凛,闲杂人等显然不能随意上前。

她一笑,朝嬷嬷客气行礼:“多谢嬷嬷,我等等就好,也不是什么大事,这几日不是变了天,太妃娘娘牵挂皇上,差奴婢来给皇上量一量尺寸,估摸着要做一双靴子。”

掌事嬷嬷姓陶,原是先帝身边伺候的宫女,先帝龙驭宾天后,陶嬷嬷便一直在勤政殿伺候当今皇上。

知意受老太妃差遣,不时会来一次,故而与勤政殿的宫人也能说得上几句话。

陶嬷嬷闻言笑起来:“娘娘慈爱,年年记挂着咱们皇上,这份疼爱之心,奴婢们看着也动容。”

皇帝年少登基,虽然才十五岁,可继位已有六年,只是皇帝未大婚,中宫无后,尚未亲政,至今仍由先帝留下的三位重臣辅政。

说起来,年轻的皇帝命运实在多舛,先帝体弱,而立之年便病重驾崩,皇帝生母也过世得早,太后深居简出不闻不问的,后宫一众太妃没有资格抚养天子,年仅九岁的皇帝便由高宗皇帝的良妃看顾,方能安然无虞成长至今。

太妃如今是宫里仅剩的高宗妃嫔,与皇帝虽不是嫡亲的祖孙,可对皇帝的好,宫里人皆是有目共睹,皇帝对太妃的敬重众人更看在眼里,对太妃身边的人自然也礼遇有加。

陶嬷嬷说:“还不知何时结束,知意姑娘要不进去等等?”

嬷嬷指了指寝殿,知意摇头,她怎么好进皇上寝殿里,正要说话,忽见窗牖上晃动而过的身影。

身着墨色官服的几个大臣总算从正殿里出来,脸上都带着淡淡的笑,为首的是辅政大臣之一张梁,一路从廊下走来,连看也没往这头看一眼,便昂首阔步走了。

知意是老太妃身边的人,自然不能轻易怠慢,陶嬷嬷领着她过去,便有太监进门通传。

知意站在窗牖下,眼角余光从缝隙瞥见了里头皇帝的身影。

他坐在金丝楠木宝座上,手边放着一摞奏疏,玄色衮冕加身,肩绣日月山河,玉冠束发,可见眉眼分明,朗朗清隽。只是脸上有沉沉阴翳之色,转瞬即逝。

是方才前朝大臣惹他生气了?

知意心头一凛,不敢多想,端着礼节抬脚进门,屈膝行礼:“奴婢知意,参见皇上。”

案几上的祥云鼎里燃着龙涎香,青烟袅袅,在殿中无声蔓延。

上首的人改变了坐姿,笑容清浅和煦:“免礼,劳你跑一趟,可是祖母有什么要紧事?”

少年声音朗朗,不疾不徐,听不出一点别样的情绪,知意起身抬眸,便撞见一张温雅蕴藉的笑脸。

知意心上狐疑,打量皇帝的神色,莫非方才是错觉?

南胤眼波微动,那双眼睛里有着少年人特有的澄澈和无辜:“怎么了?朕脸上花了?”

他这么一说,知意才惊觉自己多看了他几眼,忙不迭地垂下眼:“奴婢失礼了,皇上恕罪。”

他起身,负手款步,面上笑容不减,带着不谙世事的纯粹:“你我相识多年,你何必跟我见外?”

皇帝常去慈安宫,去不了也派身边人代为请安,知意隔三差五的总能见上他一回,相识多年,彼此早就熟稔了。

皇帝向来是微风流水般的清和,知意暗暗舒了口气,这才说明自己的来意:“太妃娘娘说日渐天凉,想为您做双靴子,遣奴婢来给您量一量脚。”

闻言,皇帝的脸色似乎缓和不少,笑容也更诚挚了:“你叫祖母别做了,她年岁大了,多伤眼睛。”

知意眼底有一丝笑意:“奴婢劝过了,娘娘说只给您做一双了,待明年您大婚后,自有皇后娘娘操心。”

皇帝幼年登基,朝政皆由大臣辅佐,只有十六岁大婚后才能临朝亲政。皇帝明年二月的生辰,这之前大约就会把皇后人选定下。

“皇后?”南胤眸光流转,他踱步过来,看着知意,脸上可见困惑与不安:“知意姐姐觉得我现在该立后了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