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醉(8)
“嗯?”
“不然,”和尚笑出一声撩人的气音,“我不知道该怎么矜持地表示咱们还是别用解药了这个想法……”
承平:?????
他们在海上漂了一天,遇到了过往商船,被带了回去,看见海岸线的那一刻,承平怅然若失,像是一场美梦终于醒来了一般。
和尚却伸手牵住了她,无视所有异样的目光,坦然地牵着她往回走。
承平觉得自己的脑子怕不是被烧坏了。
此间事了,承平自当回京,顺路去姑苏接一下不知道有没有淹死在阳澄湖里的老兵痞,和尚却接到了一封信。
承平这才知道,和尚是少林住持的关门弟子,此番出门游历,既是修行也是考验,回去便要接任住持之位。
和尚将信收好,坦然地望着她,笑了笑:“等我去找你。”
承平坦然回望:“嗯,记得去护国公的军营里找我,我叫承平。”
“我叫无妄。”
七
五年后,因犯戒被罚刻完满山石碑的无妄终于得以出山,却得到了江山危如累卵的消息,护国公的大军在西京道大败,无妄二话不说,带领八十武僧前往。
在那座破败的边陲小镇里,他见到了五年前让他犯戒也甘之若饴的姑娘。
“我来找你了。”
承平身受重伤,笑得一派天真坦然:“嗯,我知道你会来。”
“我得去前线了。”
“我知道。”
“那我走了。”
“去和你儿子认识一下,顺便告个别。”
“好。”
承平伸手,在他毛茸茸的发茬上抹了一把:“后悔吗?”
无妄伸手握住她的手,放在唇边:“从未。”
第一章 武安侯,男,27岁,退休两年
20 年前,朝廷 30 万大军在西京道大败,荆国公主战死,骸骨葬于荒山,英魂死守疆场。
北方辽人凶猛,东南海寇横行,朝廷屈辱南迁。
20 年后,小皇帝宋琮 18 岁,少年热血里流淌着刻骨的仇恨,举全国之力,拜荆国公主唯一的儿子宋凌为将,重携 30 万大军再返西京道。
一战定乾坤。
宋琮回迁都城,改年号乾圣。
乾,天也,圣,极也。
18 岁的小皇帝,野望从不掩饰。
25 岁的宋凌受封武安侯,名扬天下,却在大典上当众辞去大将军一应事务。
说要退休。
小皇帝:“……也行。”
于是年轻的帝国柱石就这么退居幕后,开始了养老生涯。
乾圣三年,上元节。
小皇帝回迁都城之时,给汴京带来了数千户商贾,加上这两年风调雨顺,两湖大熟,汴京已然有了几分繁荣景象。
这百姓吃饱了,就得有点文化娱乐活动,早些年山河飘摇,天下重武轻文,读书人“宁为挑夫,不愿教书”,而如今天下安定,这些被耽误了半生的读书人总算熬到了头。
但专业过硬足以谋个官身的只是一小部分,剩下的便只能八仙过海各展神通,寻找机会为自己谋一个相对清闲且收入稳定的职业。
武安侯宋凌,就是这么一个恰到好处的机会。
毕竟新时代新气象,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建设也迫在眉睫,而作为一战安天下的年轻战神,宋凌自然是最好的素材。
“说起那西京道惊天一战,但见武安侯手持三丈巨弓,这巨弓以降龙木为身,东海巨蛟之筋为弦,一箭既出,风云变色,当是时,辽人大将躲在重重骑兵之后,猖狂大笑,猛然胸口一凉,低头一看,你猜怎么着!”
底下人闹哄哄地喊:
“中箭了呗!”“我嘞乖乖嘞,还能咋的,死球了呗!”“快点吧这段听八百遍了,咋恁的啰嗦!”“饿就爱听这段,说书的憋听他们的,你接着讲,爷有赏!”
说书的中年人捋了捋稀稀拉拉几根胡须,把扔到面前的碎银子收进袖子里,咧唇一笑:“那箭呐,正正好当胸穿过,留下碗口一个洞,里头血淋淋的,一颗心脏却不见了踪影!”
“好!”
掌声响成一片,乱七八糟的扳指折扇玉佩碎银子扔得说书先生眉开眼笑。
底下角落里坐着两个年轻人。
一个青衣箭袖,一个白衣出尘。
“这也太离谱了,老子连个弹弓都不会用,怎么就用上三丈巨弓了?这不扯吗?”青衣年轻人揉着腮帮子,一脸牙痛的表情。
白衣人折扇一收,敲了敲桌子:“艺术夸张,你懂个屁。”
青衣人忍了忍,没说话。
“再说了,这位江陵先生可是读书人里少有的好脑筋,极其擅长艺术渲染,合理发散,要不然就你那点破事,能养得起全汴京茶馆里的说书先生?”
青衣人喝了口茶,觉得有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