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醉(204)
他站起身来,走近几步,缓缓道:“不是承平公主觉得你的花不配放在这里,是我觉得你的花不配放在这里。”
“还有,我与你不一样。”
“从来都不一样。”
第八十五章 这未免也太可爱了一些•★
宋琮和江柏两人站在汴京城外的一处荒芜矮山之上,从山上往下看,恰好可以看见官道,两人等到日头升起,才看见宋凌一行人经过。
宋凌和冯楚英坐在车架两侧,宋凌手里摇着一支软鞭,两人不知道在说什么,头挨得很近。
宋琮神情一凛,下意识往前走了一步,只恨不得眼睛能瞪得再大一点。
冯楚英微微仰头望着宋凌笑,宋凌扭头四下一看,发现没有人注意,一低头,迅速在她侧颊上亲了一口。
宋琮蹬蹬后退两步,大喘了两口气。
江柏:“皇上稳住!您不是早知道他们的关系嘛!”
宋琮瞪了他一眼,心想,听说和亲眼见到那能一样吗?
他使劲儿皱了皱眉头,努力把视线重新投回去,继续盯。
他看见那对着他如高岭之花一般的靖海王府小王爷,露出一个堪称娇憨的笑来,然后伸手拧了拧宋凌的耳朵。
宋琮:……
是我格局小了。
原来男的和男的之间,也能这么甜的吗?
车队后面是大皇子和周太医的马车,周太医坐在车里,大皇子赶车,几个随从打扮的亲兵骑着马跟在后面。
一直到车队走远,宋琮还在愣愣地望着他们离开的方向。
江柏忍不住道:“皇上,您想送他们,何不去五里亭等着呢?”
宋琮回首在他后脑勺上拍了一把:“你懂个屁,朕不是来送他们的。”
“那您——”江柏习以为常地揉了揉后脑勺,有些不解。
宋琮阴着脸,十分不雅地蹲在山巅大石头上,不时掀起眼皮看着那越来越模糊的车队背影。
好半晌,才犹豫道:“我昨天……看了靖海王世子托我哥送我的那一箱子书……”
“噢《岭南策》啊,我昨天跟着瞟了两眼,字儿太多了,我眼花犯困。”江柏随意道。
“我懂靖海王世子的意思,那箱子书是在向我投诚,意思是告诉我,冯家从来没有自立为王的打算。”宋琮一只手捡了根树枝,在地上随意划拉。
“他不仅是代表冯家向我投诚,也是在替我哥去西京道一事向我作保。”宋琮烦躁道,“他们还是不信我,我知道的。”
江柏无所谓道:“那又如何呢?我师兄对您不好吗?”
宋琮黑着脸:“……好。”
江柏打了个哈欠:“那您跟靖海王世子争什么宠呢?”
宋琮:……
“你在说什么胡话?!朕要砍了你!”
江柏摆摆手:“下次,下次,您还没说呢,天没亮您就拖着我来这干啥来了?难不成就为了偷窥人两口子打情骂俏?”
宋琮气得踢了他一脚。
什么糟心玩意儿。
要不是看在宋凌的份儿上早砍八百回了。
“那岭南策上,有两种字迹。”
江柏不走心地拍马屁:“皇上您眼力不凡。”
宋琮就知道跟这玩意儿讲不通。
昨夜宋琮挑灯看了半宿,《岭南策》多达上百本,皆为手抄书,分《岭南疏论》和《岭南农事》《岭南工学》《岭南商道》四大卷,《岭南疏论》主要讲述岭南的地理、气候、人口总论、风土人情、历史遗留等,后面的三大卷则是针对各个领域进行了详细的记述,有实例,有构想,也有实施之后的效果记录。
值得一提的是,每次记录都会留下时间,以便于查阅,且很多项目从提出构想,到着手实施,再到记录结果,从一开始便预留下了足够的篇幅,方便后续增补修改。
比如说织机一项,乾圣元年出了织机改进图,乾圣二年建立了五十人规模的实验作坊,记录下织机成本、人员培训难易度等,到乾圣三年,又补进了这一年来作坊的产出、织造娘的收入等。
然后宋琮便发现了一件事,那就是大部分最开始记录下构想的笔迹是一个人的,但往往后续的实施和增补修正是另一个人的。
尤其是近两年来,几乎所有留下过明确时间记载的笔迹,都只属于后来的那个人,而原本的笔迹最后留下的记录,是在《岭南疏论》的最后一段话,写于两年前的四月,用的是炭笔。
“岭南山高水长,不可脱离于中原而独活,中原盛则岭南盛,中原衰则岭南衰,所图所想,一愿中原大地长盛久安,二愿岭南百姓富足安康,三愿小妹一生顺遂。”
两年前的四月之后发生了什么,宋琮不知道,但宋琮知道,两年前的二月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