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下都知道我会当皇帝(130)

作者:长恨歌行

来向太子请辞的那天,原本因为征安南而得封侯爵、还知晓自己在另一个走向的光幕历史中能够得封公爵,而显得意气风发的卫辉侯丘福,不过短短数日,便已经显出了老态。

祁元询暗叹一声权势更迭的残酷,但是也说不出什么劝慰的话来。

错误毕竟没有铸成,卫辉侯的爵位还保留着,日后若是还能被起用的话,未必不能延续他的仕途。

只是现在,天子在气头上,宫中没有谁敢去捋虎须,光幕记载因卫辉侯而起,他也只能自己咽下这苦果。

对于每天都要和天子见面的皇太子来说,亲爹虽然气场可怕,但好歹没有变成只会重复“我单知道他莽撞,却不知道竟是如此的贪功冒进、有勇无谋”句式的祥林嫂,还算万幸。

卫辉侯的性格摆在那儿,天子其实也是知晓他有可能犯错的,所以还特意安排了怀远侯、新城侯二人做副将——由于怀远侯、新城侯二人的资历,若不是年纪比卫辉侯大,有可能出意外,主将指不定就从他们两人中选了。

谁知道这次真的就是昊天不佑,竟然会遇上老将病逝、病重的意外,这也彻底导致卫辉侯没了人能劝阻,以至于犯下大错。

天子对着卫辉侯发了数日的火,又遣太医提前去为怀远侯、新城侯诊治,终于决定要御驾亲征。

他了解自己的燕山护卫的旧部们。

对于天子来说,这些旧部们家中的新生代,或许还有足以成为大将的好苗子——怀远、新城二侯的世子就都很不错——但是他们的资历还不够,而其余的新封勋贵们,比之和上皇宣武帝在战场上拼杀出来的老牌勋贵们,军事素养还是有差距的。

当他们不是统帅的时候,天子有足够的信心带领他们取得足够辉煌的胜利。

但是,这些人里,拥有着成为一个合格主帅素养的条件的人,却委实不多。

如果给天子足够的时间,就像宣武年间上皇频繁地发动北征,最终历练出了一位凉国公一样,新封勋贵中,有足够才华的人,终究会展露他的能力。

然而现在,乾圣帝就需要一场大胜,来为他挽回颜面。

没有什么比他御驾亲征更要让他来得放心了。

天子正值盛年,宣武帝在登基后便没有亲征的旧例,并不足以套用在乾圣帝的身上。

更何况,宣武帝在乾圣帝现在的这个年纪,也正是纵马疆场的时候。

天子要御驾亲征,这阵仗可就大了。

原定的北征人数自然需要增加——否则的话,怎么保障天子万金之躯的安稳?——从征的勋贵与文官们也要安排,与此同时,交趾省的汉化越军,也要拿到战场上一试真章。

安南化为交趾省,然而想要让他们认同大周,还需要时间。

原本这样的时间还需要许多年的潜移默化,但是很显然,让这些汉化越军参与征战,攫取功勋,也是一条路。

这些汉化越军只要立下功勋,便能得到赏赐,交趾省各府,也会对他们有所偏狭,而且依照祁元询的规划设计,这些人有足够的功劳之后,还能申请入籍——正式成为汉人——同时在交趾的待遇、地位都会有所上升。

这项制度的灵感来源,是祁元询记忆中前世某朝的发明。

对于交趾省的诸多越人来说,他们的汉族身份认同感不强——就算原本两国真的是同文同种——既然如此,大周汉人在这块地方,以少治多,就需要一点手段了。

第61章 军粮

乾圣帝要御驾亲征, 这是大周自宣武开国、诸王领军后的头一回天子亲征,一应准备自然不能懈怠。

祁元询作为皇太子,也正式得到了天子命其监国理政的权力。

皇太子需每日视事, 掌天下诸司表文、四夷朝贡、缺员除补等诸事, 由礼部、户部尚书等共同进呈的监国事宜里, 已经草拟得很全面了, 天子过目之后便正式发了旨。

如果说祁元询有私心的话, 借此机会安插自己看重的人手, 往朝廷里掺沙子, 在监国的时候做是最容易的——当然,也很容易被人发现。

作为一个地位稳固的皇太子,他觉得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做。

也就是说, 他只需要按部就班地处理每日的朝政也就是了。

留守南京监国,其实并不是什么问题。

在将南京的朝政都托付给皇太子后, 天子便准备移驾北京,在正式出兵之前, 他要在北京开始做战前准备。

乾圣七年正月,天子移驾北京,皇太子于南京监国。

虽然天子同样有命令人将天下奏章也送往陪都北京处给他过目, 但是在他到达之前,负责这些事的还是南京的朝廷。

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 加上后勤一下调动了将近三四十万的军队,祁元询隔断时间便要过目的相关奏章上, 物资的花费就有些吓人了。

上一篇:凰妃凶猛 下一篇:一夜爆黑[娱乐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