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下都知道我会当皇帝(127)

作者:长恨歌行

时间一直延续到乾圣六年的年底,大军突然接到了开春后开拔的命令。

因为周历新年即将到来,而在军中欢快起来的气氛,突然再度警肃起来。

南京城中,祁元询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他真的尽力了,但是在战事方面,太有发言权的亲爹实在是不听劝。

而且事情的发展实在是出人意料,太有相似性了。

自从移居兴庆宫后,太上皇的身体调养得愈发得当,但是这么些年下来,也已经习惯了不去干涉天子的决定。

更何况,对东胡用兵,即便是太上皇当政,做出的决定,想来也和乾圣帝一般无二。

乾圣三年,安南化为交趾的那一年,宝船终于成批出厂。

天子欣喜之下,令马康平率众出航,到乾圣五年,近海诸国环游一圈的马康平顺利返航,还生擒了肆虐海上的海盗王,夸功御前。

再这样的文治武功下,天子陶醉了。

祁元询对父皇扬天威于海外的举措是没有意见的,但是天子遣使告知东胡内部角逐后胜出的胜利者别失八里汗,此后双方友好互通,大周承认这位东胡可汗原廷嫡脉的地位,东胡可汗也要尊奉大周,双方互不侵扰之后,祁元询就觉得不妙了。

别失八里可汗前头的那位乌格齐可汗,和大周往来算是比较频繁的,态度也很殷切,不知道这是不是给天子造成了一个错觉——就算是原廷残部,东胡余族,也很尊敬他。

但是,大周之前的积威是怎么来的?

都是经年累月地攻打原廷残部,让他们的直系王庭轰然倾塌,这片草原上的东胡诸部为了至高的权力再次混乱角逐,通过这一摞摞的白骨与血肉积累起来的啊!

像乌格齐可汗那种亲近大周的东胡可汗,才是少见的奇葩。

可汗的迭代本来就是一种讯号,天子在宝船出航后愈发多的来朝觐的藩属国的吹捧中迷失了自我,竟然就这样直白地派使节过去与新可汗接触,祁元询很难同意这一点。

因为光幕提醒而没有上演的护送安南王子归国护军不幸被伏杀这件事,他觉得再不出现什么意外,就要在北方边境之外重演了。

或许是因为光幕总不会让祁元询在他有着殷切期盼的时候失望——当然,有时候也会适得其反,送上一些无伤大雅的小阻碍——天子头一天点好了出使的使臣人选,第二天,光幕就将这个使团的结果原原本本地放了出来。

使臣被其斩杀,东胡汗还悍然与大周断绝,俨然要重燃战火的模样。

自认为是个脾气比父皇要好许多的温和皇帝的乾圣帝怒了。

作为皇帝,他拥有着大部分统治者都有的缺点,那就是记仇,让他没面子的人,尤其是这种给脸不要脸的别国君主,他想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在悔恨中度过余生的办法,委实有许多。

乾圣帝觉得自己是个宽宏大量的人。

饶是他拥有着广袤的大周江山,统治着这么一片辉煌的国土,对待那些前来朝贡的藩属国,他的态度永远是那么的温和。

无论是朝鲜国、日本国、安南国,还是东胡,他都给了他们许多的机会。

尊奉大周的国家,朝鲜国、日本国,还有马康平出海后联络才频繁起来的琉球、占南等过,哪个不是得到了实惠,甚是殷勤地来上贡?

而在受到安南国与东胡的冷漠对待之前,他的处理措施,又有哪里没有彰显出一个泱泱大国君主的宽容风范呢?

“太子,你以为朕要惩治他们,是为了一己私欲吗?”

天子的反问如此简洁,认为父皇对藩属国太过宽纵,而后的处理方式又过于激进的祁元询无法回答。

他原先想着是好歹做个准备先,不过天子这么说,不是一时气愤,那就没有多少让他置喙的余地了。

对于乾圣帝来说,仅仅是遣使发诏,字面上过招,当然是他善意的证明。

即使他在登基前,治军多年,也不代表他在理政的时候也会一直用这样冷肃的方式来对待藩属国。

怀柔、让藩属国心怀仰慕、主动亲近,这是他作为大周的第二代皇帝要实现的目标。

他不怕动武,但是能不动武的时候,乾圣帝也不会轻易起兵戈。

源自于前世,对周边的藩属国抱有的态度都未必是亲近的皇太子,在这一点上,其实是和古代皇家原产的乾圣帝有分歧的。

当被落了面子之后,马上以极为激进的反应来反击的乾圣帝,他的处理方式和皇太子习惯的理事方式也有一定的区别。

哦,不,也不一定。

在天子乾圣帝在乾圣六年的年底开始调兵的时候,终于将自己和父皇的对话想通了的皇太子,抓住了乾圣帝的不同。

上一篇:凰妃凶猛 下一篇:一夜爆黑[娱乐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