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没有眼药水(153)
贾濬不是圣人,不是救世的神仙。她所做的一切,不仅仅是为了改善田庄的收成,以及佃农们的劳作环境和生活状态。还是为了,她自己的喜好和心愿。但是作为庄主,贾濬可以帮助庄子改善,但她必须让庄子上的人都明白,她能让大家依靠一时,却不能成为大家长久的依赖。
所以,听了庄头的恭维,贾濬也只淡淡的笑了笑。严肃道:“庄子上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派人通知我,我都会尽力帮助。但三年后,若是庄子还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那我只能将它转手他人了。”田庄,是庄园主人牟利的所在。贾濬多年来只收这个庄子办成租金,已经是天大的恩德了。如今帮田庄改进耕种手段,又免租金三年。三年后庄子的状况,若还是差强人意,那可真是他们这些庄头管事无能了。
庄头认真的点头答应,贾濬礼貌的告辞离开。庄头祖孙都很稳妥,佃户们也勤勉。农田里的水渠简单,在管事们的带领下,很快就挖好试用了。贾濬和李婉商量着去下个庄子的时候,余生在门外奏报,声音焦急道:“老夫人,二姑娘,京都来信,弘训太后崩逝了。”
弘训太后,就是景皇后羊微瑜,景皇帝司马师的继室。当年□□就是承袭了司马师的大将军位,才有了后来国家的世子之位,以及现在的皇位。魏帝禅位,国家登基,追封祖宗三代时,国家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这位伯父,并追封为景皇帝。
羊微瑜是景皇帝的遗孀,自然就成了景皇后。国家仁孝,将其迎进皇宫的弘训宫赡养,大家都尊称她为弘训太后。弘训太后是齐王司马攸的继母,也就是贾褒的继婆母,她崩逝,李婉和贾濬自然是要赶回去吊丧的。许昌距离京都洛阳,有几百里的路程。弘训太后的丧礼,自然要在宫中办,丧仪也会由礼官打点。但齐王和贾褒,作为儿子儿媳,定然是要到宫里守丧戴孝的。
贾褒这些年来,孩子是一个接一个的生,光是儿子就有三四个了。贾濬也十分担心贾褒的身体,但是她比李婉要冷静一些。开口向门外的余生问道:“余兄长,来信可有说明太后崩逝的日期?”余生得到的消息,是送信人口传的,传给李婉母女的信笺,余生并没有擅自打开。余生示意青田接过信笺,回道:“请老夫人和姑娘过目。”
信是贾褒给李婉和贾濬写的,一是报丧,二是想问问两个人在外面是否平安健康。羊徽瑜和贾充同年,她的突然离世,让贾褒联想起自己的父母,是很正常的。李婉看着大女儿简短的问候,更是着急回去。贾褒要忙着给婆母守丧,又要照顾一群孩子,确实是十分辛苦的。
贾濬见李婉焦急,劝慰道:“依照阿姊所言,迄今为止,太后崩逝有十日。从京都到许昌,若是快马加鞭,五日内必定到达。阿姊没有让人快马加鞭的送信,说明她没有盼着我们母女赶回去。况且,宫中守丧规制严,就算我们即刻动身回京,太后还处于停灵,阿姊在宫中守丧也是不得出的。”
李婉年纪大了,越发记挂不常在身边的贾褒。贾濬对李婉的心情也是十分理解的,她和贾褒,都是李婉的心头肉。但是她整日在李婉身边,孤身事少。李婉最多就是在她时常外出这件事上,对她有些牵挂。
贾褒沉稳懂事,持重干练。是长辈们眼中,最讨喜的那种脾性。操持齐王府,从来没有疏漏。一群孩子,都被她教养的谦恭守礼。朝野上下,没有人赞美贾府出身的太子妃,但是却有大把大把的人,赞美贾府出身的齐王妃。虽然贾褒实际上更让人省心,但是李婉看不见摸不到贾褒的实际状况。
听了贾濬的分析,李婉也是无奈。她知道自己着急也米用,但是算着日子,她怎么也要在贾褒出宫前赶回去。待贾褒出了宫,她好把孩子接过来带上几天,让贾褒好好休息休息。贾濬也赞同李婉的想法,她也想为自己的阿姊分担一些疲累。
下一个庄子
贾濬收了信,让余生收拾行装,先行回了京都。余生是齐王身边的近卫,他对齐王的担心,虽然与李婉和贾濬担心齐王的这种亲情有区别,但他焦急的程度,绝对不亚于李婉和贾濬。余生把随护的队伍交给了自己的副将,别过李婉和贾濬,连夜快马加鞭的往京都返去。
余生比司马攸还要大上几岁,跟在司马攸身边二十几年了。他最常做的事情,除了执行司马攸的命令,就是欺负司马攸,嫌弃司马攸。他嫌弃司马攸是因为司马攸的憨厚温良,他有多嫌弃司马攸的这一点,他对司马攸的牵挂和忠诚,就有多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