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宫廷是我的+番外(445)

作者:miss

“况且今年对于你来说,又是个什么年,啊?老十五啊,你这个儿子可金贵啊!”

乾隆爷话不说透,可是十五阿哥心下该明白的自然都明白。

还有半年他就要继位了,如何敢想象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儿子的?那不仅仅是子嗣单薄的事儿,还会有人引申到国祚上去。

民间讲究个“多子多福”,皇家更需要子嗣繁盛,图的就是一个“国祚绵长”的说法儿。

若是哪位皇帝子嗣单薄,那都会被看成是这个皇朝到了末世的征兆。这个责任,谁都担不起。

十五阿哥盼了这么多年的儿子,偏偏就在他继位之前几个月诞生,破除了他多年的心结,也是乾隆爷、甚至整个大清的心结,这个儿子怎么可能不金贵啊!

十五阿哥自然是笑得合不拢嘴,“可不是。她身上仿佛冥冥之中注定一般,就是与儿子缘分极深。”

她与额娘的缘分,她诞下的七格格,如今又是这个孩子……一次又一次,证明了汗阿玛所言,她就是他命里的福报啊。

况且……就算不是福报,单凭他对她的喜爱,就也都注定了他们这一生的相守。

喜欢一个人,就算她没给他生儿子,他何尝就会更改了心意去?

那些冥冥之中注定的缘分,那些福报,都只是命运指引他走向她的机缘罢了——而真正能够决定他们这一生相守的,是心,是情啊。

十五阿哥索性直接趴地下就磕头,“还请纳玛给这个孩子取个好名儿吧!”

乾隆爷笑着哼了一声,“你倒心急!”

按着规矩,皇家诞下男丁来,通常都是由宫里先赐出小名儿来,大名暂且空着——这一来也是应和着民间的老讲究,是担心男孩儿不好养活,便先取个小名儿叫着。等过了周岁了,硬朗了,这再正式给取大名。

二来呢,宗室子弟取名可不是各家自己敢给取的,都是通过宗人府报进宫里,由宫里统一给赐出来的。

从康熙爷起,宗室子弟取名也有了按着中原的固定的讲究,分字辈,论亲疏;尤其是皇子皇孙和近支宗室子弟的名字,还由皇上给赐了固定的偏旁去。

譬如皇孙这一辈,是“绵”字辈;皇孙和近支宗室除了绵字辈之外,还有个御赐的、统一的偏旁部首——这一辈是“心”字。

绵德、绵恩、绵忆、绵恵、绵志、绵縂、绵懃、绵慶……再到绵宁,都是第二个字里有“心”字(绵宁的“宁”,当年是按着繁体的“寧”哈~)

而宗室子弟众多,这样的字儿终究是有数儿的,难免取着取着就不够用了,故此有些不要紧的宗室子弟,这大名就得暂时空着。

这些稍微远一点儿的宗室子弟,取名更是晚到六岁上学,甚至还有到十五岁成年、乃至二十岁考封的时候儿才正式给取大名去。

故此十五阿哥在儿子刚降生没两天儿,就急着请乾隆爷给赐名儿,可不是心急了么?

十五阿哥便笑道,“纳玛说了,这孩子金贵。金贵的孩子,命格自是贵重,自然能镇得住一个大名儿去。”

乾隆爷含笑点头,“行,朕都叫你给堵得没词儿了。谁让朕自己说了这话儿,谁让朕就是喜欢你那侧福晋,谁让朕……就是高兴你得了这个儿子呢?!拿笔来,朕给这个乖孙现在就赐名下去!”

十五阿哥赶忙儿爬起来,亲自给乾隆爷磨墨,并将御笔双手擎了递到乾隆爷手边。

乾隆爷提起笔来,仔细思量了一会子,随即大笑,挥笔写就,给十五阿哥看,“绵恺!你觉怎样?”

皇孙名须以“心”字为偏旁,“恺”字“心”形“凯”声。

十五阿哥凝眸细看,随即便也笑了,“《说文》载:恺,乐也。《康熙字典》之《玉篇》说:凯,乐也,或作恺。”

“恺”为心之喜悦、和乐,正合十五阿哥得子之大喜、即将继位之前得子嗣之双喜。

“恺”为凯,又是军队得胜而归所奏的乐曲,所谓“凯旋”、“凯歌”之意。正合乾隆爷所成“十全武功”,此时福康安与和琳剿匪奏凯之喜。

十五阿哥扬眸,满眼的笑意,跪倒谢恩,“儿子替绵恺,谢汗阿玛、汗玛法赐名之恩!”

十五阿哥立即派人从热河回京,将这个御赐的好名儿传给廿廿去,好叫廿廿也高兴。

三日后,消息送回京来,嫡福晋也自然是知道了,不由得坐着笑了许久。

“我的儿子叫绵宁,她的儿子叫绵恺——宁,为平安、安定;她的儿子却是欢喜和胜利。”

她闭了闭眼,“你们说,人这一辈子,究竟是平安最重要,还是胜利和欢乐最重要啊?”

含月和望月对视一眼,自都不好说话。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