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不再做金丝雀+番外(149)
虞父一介儒生,书呆了大半辈子。谈吟诗作赋,论孔孟之道他轻车熟路,游刃有余。但要说到生意经,他可就谓十窍通九窍,一窍不通了。过去他开私塾十余年来收的束脩,亦不过是跟着人来的。看旁的先生收多少,他酌情添减一点子而已。若碰到家境贫寒的,他一文不收也是常有的事。
陈嬷嬷同冬灵就更不必说了。冬灵是左右都听清言的,她唤清言“当家的”可是半点不掺假。陈嬷嬷嘛,虽然是个精明的婆子,但她那点精明说白了也就是活了半辈子,积淀下来的一些人生经验与生活智慧,端适合寻常过日子罢。真遇到这么大笔钱财交易的事儿,她亦是拿不出主意。毕竟她只是个倚在宅门里过活的婆子,大字不识,且见的多数宅门里头的事儿,确乎眼界有限。
而庭毅倒是见多识广,并颇识得些生意之道。往昔他可是一路跟着经商眼光一流,深谙生意窍门的主子走遍了大江南北。看得多,听得也多。就他来看,这笔生意明显是宁王——
而今的太子殿下有意放水。
换句话说,这是一桩于当家的划算,于殿下有亏的买卖!
甚或是殿下大亏!
那个地段的铺子,一年下来进益有多少?但凡懂点行情的谁能心中无数?
这个认知使得庭毅暗里更为忧心,他原就察觉宁王对他家夫人不太对。此事不缔于益发佐证了他的疑虑。不管怎样,宁王待夫人委实过于亲善了些。
虽是开口叫价三万,但庭毅认为这怕不过是宁王故意迂回使的心思。只这些他也没法去同夫人讲……
清言坐在院子里,心下盘算着。她做了一年福如轩的掌柜,自然是对福如轩每日的进账,当月的收益了如指掌。仅仅只卖三万两,于太子殿下实可谓勉强保本罢了。而从长远上看,太子殿下则委实血亏。因为福如轩一年的净收益便可高达一万余两。也就是说,她若能全款买下福如轩,至多三年即可回本。
清言蹙了眉,甚是纠结。
她再不通人情,却也不是那痴笨的。经过了殿下那一番表白,现在殿下宁可亏本将铺子卖给她,意欲何为?她哪还有不明白的。
但老实讲,能及早恢复自由身,并从此后拥有这一份安定又挣钱的营生,既能令她完全自主,又能得保家人衣食无忧过得充裕。清言忍不住的感觉意动而兴奋。
只是她又怎能明知殿下心意,却还若无其事去得他那样大的便宜?
纵使他家财万贯,富可敌国,最不缺的就是银钱;纵使他乃日后的天下之主,这世间谁也不能富过他去。然她做人,自来只求心安。就这般三万两买下他的铺子,她着实于心难安。
不舍这个机会,又不愿占太子的便宜。于是乎,清言的眉蹙得更紧了。她该怎么办呢?她尤是苦恼,冥思苦想。好半刻后,她攸地眉头一松,脸色放缓露出笑来。她想到了法子。
铺子她买了。但每年按收益给太子一部分红利。至于红利多少,端看全年的具体收益。在商言商,赚头多,红利多;赚头少,红利自要相应的少一些。如此她得偿所愿,又能心安理得不令太子吃亏,岂非两全其美!
对于自己陡然间福至心灵般想出来的,极具变通可行的法子,清言甚感满意。主意一定,她立刻兴致盎然的开始计算自个的家底。
皇上赏赐的一千两黄金兑换成白银刚刚好是一万两;
再有手头的白银近三千两;
另加那些个珠宝玉器凑一凑……
清言算了算,殿下这三万两她至少可以实付两万余三,四千两。意即她还需欠款约六,七千两。
这个欠款数目,委实算不得少。若不是福如轩,她怕是一辈子,不,几辈子也还不起。但有福如轩,这个债务她背得起。
事实上,她本不用负债,如果卖掉现在居住的大宅子。可是上有老,下有小,还有患着心疾的爷,她不想让他们颠簸。横竖殿下的还款利息很是优惠,算下来,欠下的这些银子,连本带利不用一年便能全部偿清。
心思落定,清言彻底放松下来。她吁了吁气,笑着扬脸看向院中新栽的那株腊梅,心情舒怀极了!
蓦然间,她似感到有一抹视线正停驻在她身上,有人在看她。她循着感觉望过去,却见庚生正低头拿着贤妃送他的九连环,玩给爷看。而爷则呆呆的看着他手里的九连环。
没有人看她,此刻院子里统共就只有她,庚生和爷三个人。
可是刚才那种被注目的感觉,似曾相识。她甚至感觉十分的熟悉。清言看住韩奕羡,本是笑意点点的眸子现出一缕疑思。
她不确定是不是她自己感觉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