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纪实+番外(44)
王长安与自己虽同村,但同村期间时没说过话,对他也不了解,年龄虽比自己小,最后一次见他时,是他被众乡亲邻里以及里正霸地占地产及房屋,合谋打伤丢入深山那日,那么重的伤他既然还能活下来,定非常人。
期间几年未见,但入募后,杀敌,操练,军中他算是同批几千人中的脱颖而出的新起之秀。
不管之前入募时见他与长官交谈时的故意攀谈还是后来刻意接近,但自己当上亲卫兵那日起自己与他便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只能为他好。
他若有丝毫差池自己亲卫便是连坐之罪,当砍头,他若好,自己亲卫兵本就不同于其他士兵,往后只要表现好没准王长安也会推荐提拔自己。
刺守台位于四通市与小市偏角落的位置,因为比较偏,真正惹眼的便是刺史府。
但真正比较起来,四通市与小市处的太守府以及刺守台才是与大梁交界的命脉处。
刺守台,黄土高墙,两层楼,正中一条青灰的砖石路直指着厅堂,厅门是四扇暗红色的扇门,中间的两扇门微微开着。
侧廊的陈旧菱花纹木窗开着,干净爽朗,廊前放着两把把破旧藤椅和一架藤桌,桌上放着舆图,离藤桌三尺处,寒冷冬季竟然花草正浓。
二楼原本荒疏的堡楼,竟在黄土的衬映下显得生动质朴了些,黄土墙外的高树上,间或着几声惊人冬鸟鸣叫。
墙面虽斑驳,但从墙上黄砖搭成的小隔断,皆有士兵把守。
一州太守能住在此处,入眼皆是此番模样,必定不懂奉承,呆板死忠之人,不讨喜,不惹眼。
也正是不惹眼,此次反而无恙,也幸亏此处许太守是个忠君护晋的死板之人。
王长安随着王墨来到刺守台时,顾安勋与许太守皆在,二人坐在藤椅处似在争执着什么。
王长安快速带着王墨前去行跪拜礼。
“末将王长安拜年大将军,许太守。”
顾安勋看了看王长安,轻笑道:“免礼,既然来了便一同看看。”
“不行,不行,这个小娃娃副校尉会懂什么。”许太守听后翘着山羊胡子不赞同。
许太守约莫五十岁左右,面颊清瘦,山羊须,褶皱丛生,写满了沧桑与忧患,精神头却足,双目形如硌脚的小三角石头,严肃凝重地望着王长安,双唇紧闭。
王长安听罢,站在一旁不接话,又朝二人行一礼继续说。
“大将军,许太守,我此次前来是察觉大梁本意并非夺取大市,看似取大市则取四通,小市便是囊中取物,但并非如此。
大市虽此时在激战,但我若是大梁二皇子,我定会连同太守府一同夺取,如此,登州已是一半入我囊,其后徐徐图之,登州不出半年定归我所有。”
太守与顾安勋听罢,太守呐呐看着王长安道:“继续说。”
王长安看了看顾安勋,见他浅笑点头王长安又继续开口道。
第50章 战起
“不知太守可做了安排。”
太守听后点头,摸摸胡须道:“我有三万军,此时大市正在激战,刺史府五万大军,已有二万余人倒向我们这边,期间三万大军将领皆是万刺史的人,倒向我方者是忠于大晋的将士,大将军派徐校尉等一干约两千余人增援,我派出太守兵一万人,大梁具来报亦派出一万人,此时是三万二千余人对付叛晋者三万人,以及大梁一万战兵,共计四万人。大市虽宽敞,此时怕是大街小巷七万余人混战,计谋巷战。”
“我太守还有二万人,其中七千余人分百人一团沿四通市以及小市巡防,一旦大梁出兵及时知晓,更好做好防守,毕竟不知敌方有多少人马,还有四千人余人守这刺守台,刺守台在便太守府亦在。另九千人随时听候调遣。”
王长安听后,又再次看向顾安勋。
顾安勋指了指舆图道:“此次我来登州只带贰千火焰军,加之你们提前探查三千人,共计五千人,此次登州之行,徐静校尉带着手下一千人去了大市,高峰控制刺史府一千人,此时怕是在大市汇合了,万刺史过于狡猾,此次高峰只控制了万刺史的嫡长子及众小妾,嫡次子与其妻不知所踪。”
“方才你进来前,本将军同许太守相言,最好是弃小市保大市及四通市,意见不和故在争执。”
许太守点头:“你既然已知,那小副校说说你的看法。”
王长安看了看坐在藤椅的二人,施了一记拱手礼道:“我与大将军想法一致,登州本就是共治之地,若此次能一举夺下大市与四通市亦是大功,小市虽好,但切不可因小失大。”
“大梁此次只为夺下三市继而占取登州,若现不知其何计策而过于贪图极有可能咱们蛋打鸟飞,末将潜伏于大梁皇子身旁半月有余,昨日才施计脱身,大梁二皇子亲口所言,他乃大梁宁贵妃养子,是大梁皇子,但非她所出,此次登州亦为取大功,争皇位,他也并非传言有勇无谋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