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马克游戏+番外(583)

作者:乐小云

这样想来,毕竟人家是被封圣的存在。把传说中夸张与不合理的部分剔除,千年历史中真出这样一个奇才所为皆实也没什么太过奇怪的。毕竟还有人能徒手拆坦克呢不是么。

云裳一行人再往前走,就见眼下便有一场文斗擂在进行着。

擂台是个临时搭建,半人高的木台。两张桌案供参赛者分坐,中间一根立柱顶着四块屏幕给四周路过的人观看。

自庸太祖开国,经过几百年发展,今天的文斗擂已经有了较为固定的习俗模式。一般是三加一的规矩,三幅对联外加一首诗词。

出于传统,比斗双方可以是单人也可以是多人,且经常见到单人斗多人甚至车轮战。毕竟和体育项目不同,文斗不存在体能问题。

题目都是现场出的。有从事先准备好的纸条中抽取;也有些则是由参赛者都认可的裁判来现场主观出题;带有比赛性质的一些擂台,甚至会为了公开公平从网上诗词库中随机抽取,或是让现场观众写下题目丢进题面箱来抽取。

曲芸看这了擂台上面的画面除了三分钟的倒计时数字外,还实况拍摄着两位参赛者的桌案。可以见到笔墨纸砚一应俱全,不过就像屏幕与监控设备一样,全是廉价货。

从眼前这擂台的摆设看,似乎是一个相当传统的文斗擂。除了对联的内容外,选手的书法也会是考量评判的依据。而比赛也进行到了第一轮末尾。

按照规则传统,第一轮上比斗双方根据同样三条对联各自对下联,由此便非常容易分出高下。而若是实力悬殊,一般也就没有比第二轮的必要了,纯属浪费时间。

而第二轮的比斗则是根据一个固定的题目而完整写词作诗,双方往往会以相反的立场来诗辩同一个话题。这样所较量的除了文采才学外就多了对事物的看法理念,时间会稍微宽裕一点,观众往往也可以看到更加精彩的思维碰撞。

比如双方文采相当,但同时写下的诗词中一方陈述的理由正巧被另一方一条条反驳。或者更简单一些,所用词句意象正好是被人家克制的东西,你写鼠他写猫,你写木他写火,那么此间胜负便会成为一桩趣谈。

而现场出题的意义,要的就是出口成章七步诗尽。题目的范围之广没有边际,谁也不可能事先准备。所以文斗擂比的就是参赛者的真实才华,单讲一个快字。

因此比斗都是限时的,最长不过选手拿到题面后给个三五分钟,短的则真的有一步一句,先吟完走完的先赢这种“四步擂”,“七步擂”。

曲芸身边的擂台上西边桌案后面坐了一个戴眼镜的中年女子,气质儒雅。此刻正好写完联上最后一字。

题目给出的上联是“两只蜻蜓踏波去”。一看就像是网上题库随机抽取的,颇为普通。

而女子写的下联是“三朵桃花特别红”。平仄与字数倒是有压上,但词性并不工整,意思则基本不着边,且毫无意境可言。唯独值得加分的一点就是这女子的字写得还算不错。

考虑到只有一分钟的时间限制,写成这样也算是属于常人的水准,不过输面还是相当之大。

不熟悉文斗擂传统的外邦人可能会觉得这种限时比试难度太大。毕竟是全民参与的节日活动,总不能搞得像奥运会体操竞技那样子。中文那么难,诗词更是难上加难,要求全国人民个个七步成诗实在强人所难。

但事实上大庸素来以文治国,近百年前就已经做到基础教育普及率百分之百。所以再是愚钝没文化的平民,从小年年过元初节,耳濡目染惯了也总能上台吟上两句词不对意的打油歪诗。

而至于文斗的结果怎么评判的问题……说实话正常人在极短时间内吟诗,本就不可能追求什么意境,高下立现的情况居多。实在旗鼓相当或是半斤八两,则由裁判或者观众们选择胜者。

归根结底文斗擂不过是一种烘托气氛的节日游戏,那些官方举办全国直播的比赛其奖品往最大了说也不过就是什么印加帝国全家一周游。而新燕广场这些擂台则顶多奖个手机彩电什么的。

又不是科举高考,没人会把结果胜负真当回事情。

再看东边的桌案后是个年轻的男人,一副自恃清高的模样,自信满满。穿着一身现代设计师仿古的书生长衫,倒也颇有几分风流。

这人本来好好的还在思量,刚定下决心动笔,却忽然见到无论相貌还是穿着都鹤立鸡群的云裳一众女孩正在朝这边观望,顿时眼睛一亮。随即挥毫写下狂放却毫无章法,甚至有些歪歪扭扭的几个字:“一群美女随风来”。

现场围观的群众愣了半秒,立马嘘声一片。有趣的是,嘘声大多还是瞧见云裳这帮美女的女人发出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