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笙舞的传承(5)

作者:高原风轻

灯光暗下过后,就听到台上一阵阵清脆的银铃声,这是当地民族舞蹈的一种,演员们都穿上民族盛装,盛装上面都挂满了银饰,走起来,远远地都能听到银饰相互碰撞而发出的铃声。

灯光亮了起来,两排盛装的演员已经整整齐齐地站在了舞台上面,随着鼓点的芦笙乐曲的响起,演员们轻移舞步,轻展双手,随着节奏,轻盈地跳了起来。

当她们跳成一个向外开的‘八’字形后,突然鼓点及芦笙的曲子一下子激烈起来。这时,从后台‘飞’出两个手持芦笙的青年来。

他们一身短装,腰里缠着绣花带,腿上也裹上了紧紧的绑腿。最吸引人的,还是头上带着的锦鸡尾毛。脸上也涂上了红色,还画上了鸡嘴和鸡冠。

两人一上来,就摆出了两只公鸡正欲打斗的样子,一边吹着芦笙,一边对看着,还不时地用脚刨着地面。

对视了一会,又相互围着转起圈来。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两人就慢慢变成了两只激烈争斗的公鸡一样,时儿用芦笙,嘴对着嘴;时儿又抬起腿来踢向对方,时儿在地上打滚,时儿又上下翻飞。

伴着两旁舞蹈的节奏,就是一个激烈的斗鸡场面,看得下面的人鸦雀无声,只有眼睛跟着两只‘鸡’在转。

两只鸡斗得难分难解,一时间也分不出胜负来。如果是两只真正的公鸡相斗,也许斗过这一夜也有可能。

第4章 是你是你!

其实,斗鸡舞中,其中一个就是年轻的芦笙手仰亚。

‘斗鸡舞’是模仿公鸡相斗的过程而得名的,但在当地的芦笙舞当中,这可是一个高难度的舞蹈。他不但要学着公鸡相斗时的各种姿势,同时手里随时还要握着芦笙,嘴里不停地吹着芦笙,不能停止。

乐曲、步伐、动作一个都不能乱,而且还要协调一致。有时上下翻飞,有时还要头朝地脚朝上的倒立,但不论什么动作都要始终保持嘴里的芦笙不停。

这不仅是一个技术活,同时,也是一个体力活。一般老一点的芦笙手是吹不来的,只有吹芦笙达到一定水平的年轻人才能完成。所以,才成为一个演出团队的高难度节目,也是一个演出团队技术和新人培养情况的表现。

台上,又一阵激烈的‘争斗’以后。最后,才以仰亚装扮的那只公鸡战胜另一只公鸡而结束。在台下掌声响起来的时候,台上的仰亚真如一只胜利的公鸡一样,挺胸抬头,器宇轩昂,成为节目最后定格的画面。当然,这只‘胜利’的公鸡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映像。

整台慰问演出,在台下热烈的掌声中结束,队长等一些‘大’人物走上台来,一一和台上的演员们一一握手感谢。

“陈团长,还有大家,你们辛苦了。”

“感谢大家的鼓励,我们不辛苦,这也是我们的工作,有做得不好的,还请广大社员同志们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

陈团长跟在队长等人的后面一一向队长等人介绍着:

“这是我们团里的老演员,也是我们这里的主要编舞梁老师。”

“啊啊啊,梁老师,辛苦辛苦!”

“这是我们团里的美女主持陈燕,也是前几年,我们团里的台柱子。”

“啊啊啊,小陈同志你好,你好,辛苦辛苦!”

“没没没,队长,不辛苦,现在老了,做主持,找一些轻松点的事做,唱不来,也跳不动了,现在,都让位给年轻人了。”

------

最后,陈团长把队长等人带到仰亚两人面前。还没等团长介绍,队长就先伸出手来:

“啊,这就是刚才相斗的两只公鸡?啊啊啊,年轻人,真的跳得不错哈,能把这个民族舞蹈跳得如此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看来,你们也是下了不少功夫的。”

“是呀,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团的未来,就看他们的了。”

“嗯嗯嗯,不错不错,不光是我觉得不错,从刚才的掌声中,我们也知道,我们老百姓也看懂了,你们同样得到了他们的称赞。啊啊,你们两叫什么名字?”

“我叫陈群。”

“我叫仰亚。”

“嗯,我看出来了,仰亚,就是刚才斗赢了的那只‘公鸡’。”

仰亚不好意思地对着队长笑了笑。

“陈团长,今晚上,你们也辛苦了,你带着大家去把妆御好吧,然后再过来,我们几位大婶,为大家准备好了一点宵夜,就在那边。”

“啊啊啊,队长,不用麻烦大家了,现在也不早了,我们就洗洗休息了,你们也休息吧,明天还要忙着秋收呢。”

“没事没事,辛苦了一晚上,哪能一点东西也不吃呢?你能熬得过,恐怕人家年轻人也难得熬过去吧。好了好了,不用客气,都已经准备好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