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盲女的英雄之旅(578)

作者:青薇筱语

——“大家看从这里可以清晰地俯瞰四方街。交通四通八达,周围小巷通幽,据说是明代木氏土司按其印玺形状而建。这里是茶马古道上最重要的枢纽站。明清以来各方商贾云集,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汇生息,是丽江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四方街以彩石铺地,清水洗街,日中为市,薄暮涤场的独特街景而闻名遐迩。其四周6条五彩花石街依山随势,辐射开去,街巷相连。四通八达,交通极为便利。

四方街幽深的街巷,人们可以从四面八方通过街道、小路、巷子、田野甚至山上的羊肠小道进入这个城市。丽江是一个日日夜夜和淙淙流水相约的城市,就像威尼斯那样。

不过大研古镇的水道,是经过设计用人工挖掘的。原始的河流只有一条,就是穿城而过的中河,从中河又人工开发出西河和东河,分为三支,像一棵大树的主干和两个支干。从它们又生出无数的小渠。居民们甚至可以直接饮用这泉水。四方街是一个梯形的小广场,建造时被设计得中间稍微凸起,两边凹下,犹如一片巨瓦。

广场的西面有一条河道;河上设有一个水闸,每到傍晚收市,居民们就关上水闸,河的水位立即上升,顺着瓦形的坡度漫过整个广场,流到它四周的排污水的暗沟里。广场的四面都有一条宽30公分、深约45公分的排污水暗沟,每一条暗沟又与广场四周铺面后院的下水道连接。这样,从地面到地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排污系统,把四方街冲洗得干干净净。”

楚丽华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没想到,古人的智慧,总是这样伟大。

这样,就算是有大暴雨,排水系统如此强大,相信也不会发生各个大城市街头那种暴雨过后的深度汪水。

——“因为古城是免费开放的,等到游览木府这里出去以后,你们就可以去参观了。我在这里就先给大家介绍一下,顺带大家也在这过道上休息一下。

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广场,占地约6亩。广场的形状很像方形的知府大印,由土司取名四方街,取“权镇四方”之意。也有人说是因为这里的道路通向四面八方,是四面八方的人流、物流集散地,所以叫四方街。

四方街是丽江古城心脏。以彩石铺地,清水洗街,日中为市,薄暮涤场的独特街景而闻名遐迩。其四周6条五彩花石街依山随势,辐射开去,街巷相连。四通八达,交通极为便利。置身其中,令人仿佛步入了“清明上河图”的繁华景象。

古城中至今依然大片保持明清建筑特色,“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式的瓦屋楼房鳞次栉比,既突出结构布局,又追求雕绘装饰,外拙内秀,玲珑清巧,被中外建筑专家誉为“民居博物馆”。

更值得一提的是,古城居民素来喜爱种植花木培植盆景,使古城享有“丽郡从来喜植树,山城无处不飞花”的美誉。

丽江古城四方街幽深的街巷,青石铺就的道路两边,所有的房屋全是砖木结构。门窗栏栋、斗拱飞檐大都雕刻着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的花纹。这城市本身就是座公园,小桥流水、树木花朵。耳闻玉笛铜萧的悠扬,或黄鹂栖翠柳的鸣唱;它与中国古代那种普遍的有城墙的城市不同;除了木王府四周有围墙外,丽江是中国唯一不设防的古城。

据说,当年朱元璋赐姓土司“木”姓以后,土司拆除了城墙。因为“木“外面加上围墙就是“困”了。

晚间的四方街就这样笼罩在温暖祥和的气氛中。红灯笼的倒影随河水飘荡,约约绰绰。这里是历代集市中心,每日万头躜动,热闹非常。从四方街四角延伸出四大主街,直通东南西北四郊,又从主街岔出众多街巷,如蛛网交错,往来畅通。街道全用五彩石铺砌,平坦洁净,晴不扬尘,雨不积水。

几乎每条街道一侧都伴有潺潺流水。由此形成以四方街为中心,四周店铺客栈环绕,沿街逐层外延的稠密而又开放的格局,古老的集市就这样孕育了城市最初的形状,这与中国传统的四四方方的井字形街道是不是一样的。”

后来,导游再说什么,楚丽华已经不关心了。

因为,她的心早就飞到四方街去了。

她好想快点去亲眼看看如此巧思妙想出来的水流系统了。

不过,因为已经和尚云同行了。所以只好按耐住欢呼雀跃的小心脏。拉着她赶快把接下来的木府赶紧溜达完出去。

所以后面的各种景致,楚丽华几乎都不怎么放在心上了。

不过,在和尚云登高到最高点的时候。

楚丽华忍不住惊叹了,站在这里放眼望去,眼底尽是一排排鳞次栉比的灰瓦屋顶。尚云在一旁感叹,整个丽江古城尽收眼底。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