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盲女的英雄之旅(1038)
楚丽华拉了一下青云飞的胳膊。
——“祥子,走啦!”
青云飞招呼孟宪祥,楚丽华嘴角微微上扬,他们两个又这么和谐了真好。
——“楚楚,你说,她当护士那么辛苦,我每天来嘘寒问暖怎么样?”
孟宪祥走过来。
——“不怎么样。果然是恋爱中的人智商为零。走,边走我边给你说。”
孟宪祥乐呵呵的跟上。
——“这么跟你说吧,那护士能被你看上,肯定也有不少人在打她的注意。会这样想的人真是太多了,她不可能会从众多人中对你印象特别深刻的。”
孟宪祥忙问,“那怎么办?”
——“找她帮忙。”
——“啊?人家说不定都还不记得我呢,找她帮忙,岂不是更加让人反感了吗?”
——“不,这就是一个心理学上的奇妙知识了。提出这个现象的人是阿伦森,这可是个牛人,是美国心理协会一百多年的历史上唯一一位获得研究、教学和写作三项大奖的心理学家。
说起来,他学心理学,也真是纯属巧合。他在自传里自曝过一段有趣的八卦:他在大学一开始并不是学心理学的,不过爱上了一位心理系的姑娘。
于是陪姑娘去听心理系的课,讲课的人恰好是需求层次理论的提出者、心理学大师马斯洛,用阿伦森自己的话说:“我放开身边女孩的手,开始记笔记;那一刻我失去了女孩,却找到了天堂。”
阿伦森从此走上了心理学的道路,最终成为了社会心理学界的泰斗级人物。
他在他的社会心理学里写过这样的理论:
在生活中,许多时候,我们想发展人际关系,常见的一种思路是为对方付出。
比如,你想和一位异性发展恋爱关系,可能就会夸赞他,送他礼物,帮他做事,以求打动对方。
然而,心理学研究却发现,这种刻意对对方好的做法,未必总能奏效,有时甚至可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虽然我们都喜欢别人对自己好,但是如果一个人刻意去这么做,我们可能会怀疑对方隐藏了什么动机,或者有什么附加条件,于是就会提高警惕性。
要发展跟对方的关系,与其刻意讨好对方,不如换个思路,请对方帮你个忙。
帮完你之后,你们的关系反而会拉近许多。这是因为,态度很多时候是对行为的事后解释。
如果对方帮了你个忙,那么对方就会为自己的行为辩护:“我为什么要帮他呢?因为他是个很好的人!”
他会说服自己,让自己相信你是一个值得被帮助的人,也值得交往。”
——“态度就是对行为的事后解释?”
——“对,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比如说‘吸烟致癌’这项研究报告,虽然是已经证实了的事实,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可。
在不吸烟的人里,90%的人都相信这份报告。相反,在重度烟民里,有40%的人表示不相信这份报告,并且会给出各种各样的合理化解释。
这样的事情,就连我父亲也做过。曾经我上初中的时候学到了吸烟有害健康,就回家和他说。但是,那时他根本不相信。
什么全世界那么多人吸烟,包括很多有钱又富有的人,他们又不是傻子。明知道对身体有害还做。
再比如某些过世了的名人,谁谁谁吸烟喝酒活了多少岁;而谁谁谁不吸烟不喝酒却只活了多少岁。
这些烟民体现了出来的就是态度和行为的因果关系:并不是因为他们不相信吸烟致癌,所以才吸烟。
而是因为已经有了吸烟这种行为,随后才改变了自己的态度,来为吸烟的行为做辩护。
再比如一些再普通不过的事件,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做出一些决策,我打个比方,如购买一辆新的汽车。
在买车之前,你可能会认真搜集相关信息,比较各种参数,最后慎重地做出决定。
一旦买了汽车,你可能就会刻意地收集与这辆汽车相关的正面信息,回避那些负面信息。
这是因为,在做出困难的决策之后,由于没有选择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人们几乎总会体验到某种失调。
为了化解这种失调,就需要不断地强化之前的选择,证明自己是正确的。”
楚丽华说完,轻轻抚摸了一下隆起来的肚子。
第793章 心结
她想到了小七,在母亲以各种强势甚至贬低她的情况下,她对那时还没出生的小七是相当排斥的。
但现在,随着在一起生活的时间越来越长,她对小七真是越看越顺眼。心肝宝贝得不行了。
她的话,让两个男人同时陷入沉思。
越想,孟宪祥觉得越有道理,“那你再具体说说那个让人帮忙反而会增加好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