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学习就要继承亿万家产(285)
他们不拿出来给学生,当然是……因为学生不会做啊!
他们这些人,毕竟是国家队的教练,而不是某个学生的私人教练。
像是这样的难题,一般来说,除了考考同事,也就能考考每年国家队的第一名。一般来说,要不是当年的国家队特别强盛,那连第二名都做不上来这些题。
看到这种难度的题目,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中学生都没有几个能不抓瞎!
而国家队特别强盛,那已经是三四年以前,竞赛形式没有改革以前的事情了。
竞赛形式毕竟涉及到国家的教育政策,对于近些年来华国的国际赛事没能拿到第一,方老师可惜还是感到可惜的。但是他心里清楚,这不能以单纯的对错来一概而论。
只是,在某个恍神的午后,或者是抽一支烟的空档,方老师便会格外怀念十多年前。
那时候他正是年富力强的好时候,刚刚被选入国家队当教练,每年的学生都那么聪明、眼睛也那么明亮,大晚上的,教练和学生都泡在自习室里,几个勤快的孩子软磨硬泡地要吃小灶。
那是一段多么好,多么让人怀念的黄金时光啊……
在那些年里,每次在IMO开始之前,他们教练组就敢击掌发下豪言:今年的团体赛第一名,还是我们包了!
而在这一届的集训队员身上,方老师觉得在,自己好像看到了那黄金十年里,华国数学集训队的影子。
沈瀚音、叶千盈、诸梦、管洪章、寇承载……
这几个孩子不知道,有时候教练组在窗外偷偷地看着他们,眼神都会悄悄流转出笑意。
可以说,这些孩子要是单拆出来,每个人放到每届IMO里,那就都有着足以进入国家队的素质。
而当他们汇聚在一起,这一届的IMO便成了方老师、也是诸多教练们最为期待的一届。
虽然有时候袁老师这个老朋友会觉得方老师想得太远,但是方老师依旧隐隐有种感觉,那就是,这一次的IMO,必然会因为这些孩子被点亮。
而这些孩子本人,在并不久远的未来,也许真能创造出一个新的、更大意义上的、不止局限于区区一个国际竞赛的“黄金时代”呢?
……
叶千盈和沈瀚音并没有等多久,方老师就带着袁老师、马老师、刘老师……反正国家队里所有的教练全都一起来了。
看到这一幕,叶千盈不由心底咂舌:不是吧,她和沈瀚音简单地比个小试,结果场面搞得这么大?
那……
那她可就没理由输了啊!
巧了,沈瀚音也是这么想的。
两个学神互相对视一眼,都感觉自己找不到会输的可能。
“现在是下午两点。”方老师抬起手腕看了一眼表,“我们按照IMO的形式,三道题一组、三道题一组地这么来。
这里有十二个教练,每个教练都会给你们出一道题目。不过十二道题不一定全需要做完,毕竟这个时间太长了,需要的体力也太大了。如果中途有人坚持不住了,或者你们两个都觉得不需要比了,那就在当组题目中结束。”
方老师用目光向沈瀚音和叶千盈表示疑问:“怎么样,你们有问题吗?”
“没有!”两个人异口同声地说道。
看个他们都是一副跃跃欲试的表情,袁老师又补充道:“每组题目做完以后,我们都会现场给你们判卷合分,这个心理压力是很大的,你们要做好准备。”
“老师,我有问题!”管洪章高高地举起了自己的一只手:“这个题我们不能跟着一起比吗?”
方老师看看管洪章,最终还是但笑不语,委婉地把那句“这些题可能只有他们两个能做上来咽进了肚子里。”
“你们也可以做。”袁老师用那副威严的神色下了决定:“但题目不许带出去、不许拍照、一道题做完之前不许要下一道题、不许耽误之前老师布置给你们的原本任务。”
袁老师果然是惯于唱红脸的角色,一张口就是数个不许。
但大家都知道,这话既然从袁老师口中说出,基本上就等于是拍了板。
同学们纷纷欢呼一声,从方老师手里依次领过了那道习题。
叶千盈和沈瀚音也把习题接过,和其他同学不同的是,他们两个,每人手里都有三道题。
拿到题后,即使是平时最活跃的谈诗凝和戴修都不说话了。大家都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于题目上面。
——只能说,能考进集训队里的大家都不傻。
方老师平时恪尽职守,怎么今天突然提议让沈瀚音和叶千盈比一比,然后一拉就拉来了整组的教练?平时怎么没看到人这么齐?
这次比赛,不记录国家队选拔的数次小考当中,很明显只是教练们的一次私下测试。但对于名额小半要靠教练综合意见来决定的国家队来说,这次比赛,毫无疑问也是大家一个露脸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