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自难忘(98)
当时的自己,全然没有看出那延烈的心思,总以为不过是因为他本就是乌弥尔人,便在与人相处方面会有些不同。于是,自己才会迟迟没有看出他深邃的眼中带着情意,才会迟迟没有听出他不大地道的中土话中其实一开始就带着深意,更是迟迟没有发现,其实,他并不是一个总爱把笑容挂在脸上的人。
除却尼亚这张脸带给他的束缚,白郁发现,其实那延烈他并不爱笑,私底下或许算得上是有些冷面。
上次邕王来王府的时候,那延烈在见到邕王时,浑身散发的冷傲和不屑,时至今日,白郁仍还记得。因为当时的他,和印象中的他,差别还挺大的。就像是一块寒冰,根本和自己认识的那个那延烈没有半点儿相似之处。
那一刻,白郁还不知自己身后站着的就是那延烈。不过,那时的他,或许才是在白郁看不到的地方,他情绪最真实的流露。
既是一国王子,怎可能终日都把笑容挂在脸上?
回想起他身旁时常跟着的那五名侍卫便可知道,那延烈平时应该也是一个严肃之人。就如自己这些年在军中一样,定是要收起平时的温情和嬉笑,要严肃、要舍掉软弱,要变成一个强者,变成一个有威仪、有震慑力的人。只有这样,才能树立威信,才能号令手下士兵,才有底气面对对手和敌人。
只不过,白郁还未曾亲眼见过这样的那延烈。当年在后且城外遭遇康訾士兵暗杀时,因着场面混乱,白郁没有注意到当时他的表情,或许,应该就是那样的。
印象中、记忆里的那延烈,永远都是带着笑容:有玩笑的,有温和的,有肆意灿烂的,有张扬高调的,也有认真专注的。
他的眉毛生得平阔而秀长,乌黑润泽,眉梢处带着棱角。眉毛也总是会在笑容浮现之前跳动,似被赋予了灵魂。
白郁很少见到他生气的样子,唯一一次,好像还是在攻打康訾的时候,那延烈带她进耐宛城那一次。
后来白郁受伤,故意让他离开的那次,白郁虽是有些冷漠无情,但那延烈也并没有生气,只是面色平静地离开了。
此外,白郁就只见过他伤心落寞的背影了。
原来,那延烈在自己心中已经被刻画得这般清晰了,清晰到几乎他的每一个表情自己都能想起,放佛就在昨日一般,历历在目。
原来,他从来没有把他伤心、愤怒的表情刻在自己的回忆中,留着的,都是他的笑容和平静。
窗外飘来一阵笛声,将沉浸在回忆中的白郁从回忆里慢慢带回了现实。
宁静的夜晚,悠扬飘渺的笛声似晚夜的轻抚,静慰人心。
笛声时而悠扬,时而低回,轻吟浅唱,让人沉迷。
笛声就好似一支画笔,以曲调为墨,正勾勒着一幅清新灵动的画卷,让人不由得随着那笛声的起伏而去遐想陶醉。
曲子似是在安抚这个夜晚,听久了,让人不由得随着它渐渐卸下周身的紧张和疲惫,继而泛起了困意。
白郁许久没有听见这般动人的笛声了,上一次听见笛声,好像已经是三年前了,还是在军营里。
想到这里,白郁起身缓缓走向窗边,轻轻把窗户推开,想要循着笛声去看一看是何人在吹笛,并期待着屋外的冷风来驱散因笛声而袭来的困意。
夜色给大地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白郁只能远远的看见一个小小的背影,看不清那人的面目。
一曲很快就吹奏完成,正如快乐的时光总是十分的短暂。
白郁以为吹笛之人会离去,便好奇地想看一看这人会往哪里走。
结果那个小小的身影在原地停留了片刻后,慢慢转身,一边吹笛,一边缓缓地悠闲地朝着客栈方向走了过来,像是在散步。
距离客栈这里越来越近、越来越近,长街上的笛声反倒是越来越轻、越来越柔,等到那人离客栈已经很近了,白郁才渐渐觉得此人身形看着有些熟悉,像是他。
楼下那人身手不俗,警惕性自是比常人要高,即便是身处在夜色中,感官也是十分敏锐。只见他自长街那边像这里走了没多久,就像是察觉到了四周有目光在注视他。他先是自然地抬头看了看四周,动作自然而不刻意,就像是寻常的打量一般,想要不动声色地找出是谁在夜色中注视着他。
等到他的双眼看向白郁窗边的那一刻,平静地脸上缓缓浮现出一个有些惭愧的笑容,并对着上空皱了皱眉头。
白郁先是看见了他眼中的诧异,接着就见他整个人似乎跟着他自己随口而出的一声叹气而松懈了下来,然后对着窗边站着的自己挥笛笑了笑。
这个笑容,不是在尼亚的脸上,而是在那延烈的脸上,带着他独有的爽朗,裹挟着夜色的朦胧与温柔,让白郁的心也随着这个笑容而沉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