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马(750)

作者:夜雪行寒

明眼人自然看得出来曹爽抓着张郃之死不放,并且利用这件事步步紧逼司马懿。

性情冲动的程武想要上前反驳曹爽,却被牛金拦住了,而司马懿在长时间保持了沉默之后,终于对曹爽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这件事我我愿意负全部责任,稍后我便会上表陛下请罪。”

曹爽听了司马懿的话,虽然对他丝毫不加以自辩,反而主动愿意对张郃之死负责的态度表示惊讶,但他毕竟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于是便心满意足的离去了:

“大将军果然识得大体,如此本监军就放心了……”

等到曹爽离开之后,程武充分将自己对曹爽的不屑表现在脸上:

“狗仗人势的东西,连他这样的草包小卒都敢上门来将你的军!”

司马懿的脸色看上去也很不好,自张郃死后几乎没有露出过一丝笑容:

“因为他的背后有老帅的支持和操纵……”

说罢司马懿看向了牛金:

“对了,我先前拜托你查的事情怎么样了?”

牛金回报说:“已经查清楚了,之前向张郃将军传令的那名斥候并非是我们麾下的人,有人看到他从曹爽的营帐中偷偷几次进出,不过现在已经找不到他的踪迹,估计是被灭口了,而就在我们到达上邽后不久,由曹爽极力推荐运送关中之粮的驸马何晏也来到了军中。”

“这就不奇怪了……”

听完牛金调查的结果之后,司马懿大致明白了事情的真相:

“何晏是曹操的女婿,虽然和曹丕、曹睿的关系都不亲密,但却与曹真私交甚笃,况且他机敏博学,一手丹青妙笔除了已故的钟繇和胡昭之外,无人能出其右,如果是他来模仿我的笔迹,那常人无法分辨就再正常不过了……”

得知是曹爽和何晏暗中利用张郃之死来陷害司马懿,程武气得直咬牙:

“这些只会使阴谋诡计的混账!”

对此司马懿的心态却很平和:

“我们之间互相使阴谋诡计也不是第一次了,对于张郃的死我确实也应该负有责任,因为我心中只想着如何将昭儿救回来,以及对付诸葛亮的计策,而并没有想到他们会利用这个机会来除掉张郃,同时也能对我形成打击。”

站在一旁的贾穆也看出了曹爽有多么的阴险:

“他们这是要一箭双雕,恐怕这次对你的仕途地位会形成一定的威胁……”

公元231年(魏太和五年)七月初,魏帝曹睿下诏,命令司马懿及曹爽班师回朝,历时近四个月的魏蜀战争也以司马懿成功击退诸葛亮,而暂时告一段落。

但事实上对于司马懿而言,这一战他并没有获得全胜,而是个输家……

退兵之前,杜袭和薛悌等人都认为诸葛亮不会轻易罢休,来年麦熟之际定然会再度进犯,而陇右的兵粮供应一向十分紧张,这次若不是郭淮及时从羌人部落那里征调,战事可能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态势,所以他们劝司马懿应当在退军之前调运足够的粮草,这样诸葛亮进犯的时候就不会再手忙脚乱了。

可司马懿却对他们说:

“诸葛亮是个很聪明、很谨慎的人,你们能够想到的他基本也能想到。他前三次的进攻之中有两次都集中在陇西,然而却在城池攻坚战方面屡屡没能占得便宜,我料定他下一次进攻必定会放弃攻城,而选择野战来逼我们与他正面交锋,所以地点必定会在陇东,而不会在陇西。至于你们担心的粮草问题,我认为这一点对诸葛亮来说却是更加紧要,他前几次的进攻大多也都因为粮草不济而饮恨退兵,这次撤退之后,他必然会重新整顿军心、广积粮草,而没有三年的时间他是不会出兵的……”

事实上诸葛亮眼下除了整顿军心、广积粮草之外,还有个必须要处理的问题:

那就是中了司马懿挑唆之计,从而中断粮草供给,导致自己北伐失败的罪魁祸首,李严。

此时李严得知诸葛亮大军撤退之后,心里觉得诸葛亮这次战败必然会再度动摇他的地位,况且他早就已经做好的准备,那就是将假传粮草匮乏,故而请诸葛亮退军的罪责都推到了岑述的身上,所以在诸葛亮撤兵的消息传到成都后,他装腔作势的对前来禀报的斥候惊声道:

“丞相为什么要退军呢?我们后方的粮草还很充足啊!”

然后李严又假惺惺的对刘禅说:

“丞相如此劳民伤财、数次挥师北征,微臣心想他应当不会那北伐当儿戏的,恐怕这次退军是为了诱使敌军的伪退,吸引司马懿而与之决战。”

李严的目的就是为了火上浇油,等到诸葛亮真的退军返回成都的时候,再突然对其发难。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