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马(720)

作者:夜雪行寒

表面上双方都在聊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但司马懿却从蒋济的这句话中听出了味儿来,似乎蒋济是在暗中提醒如今已经兵权日重的自己。

事实也确实如此,从司马懿的表情上来看,蒋济认为他已经领会了自己的意思,于是也不多言,而是将话题扯到了战事的正题上:

“自陛下即位以来,吴蜀频频向我大魏的边境发难,如今我们在对吴作战中损失惨重,你说东吴会不会趁这个机会继续北上呢?”

司马懿认为不会:“曹休虽然有将才,但毕竟功利心太重,不如满宠和王凌稳妥,所以才会中了周鲂和陆逊的诈降之计,如今陛下让他们二人接替贾逵和曹休的职务,是在恰当也不过的人选。石亭之战吴军虽然大胜,但也有一定的损失,需要时间来恢复,加上陆逊他应该也知道曹魏虽然元气大伤,但还没有到彻底崩溃的地步。不过……”

蒋济听出了司马懿的顾虑,所以便代他说了出来:

“不过你担心的是西北汉中吧?曹休在石亭被陆逊打得丢盔卸甲,使得整个曹魏震动,这件事诸葛亮不可能不知道,更加不可能会错过机会的……”

公元228年(蜀汉建兴六年)十一月,正如蒋济和司马懿所料的那样,一直屯兵褒中的诸葛亮始终在寻找时机再度北伐,当他得知了石亭之战的结果之后,发现魏兵为了提防孙权趁虚北上,所以抽调了关中的兵马前往荆州设防,于是他在再度向蜀帝刘禅请求北伐。

由于第一次北伐的失利,让朝中很多人都开始怀疑北伐战争的必要性,于是开始出现一些反对的声音,诸葛亮为此第二次上表请求出兵,最终蜀帝刘禅同意了他的请求。

同年十二月,诸葛亮再度带着司马昭来到汉中,准备调动兵马自绥阳小谷越过大散关,向陈仓进发,然而此时陈仓城中的郝昭早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诸葛亮和司马昭登上了陈仓附近的山头上,俯视着已经被郝昭不断加固的城防,诸葛亮忍不住叹息道:

“真没想到曹真已经识破了我的策略,如今的陈仓想要攻下实非易事啊。”

详细观察了陈仓的防御工事后,司马昭有深有同感:

“若是强攻的话必定损伤巨大,不如先让大军团团围困陈仓,让郝昭感觉自己已经被孤立了,然后再派遣与他相熟之人劝降,或许可行。”

“只怕是没那么容易……”

在出兵之前诸葛亮也曾想过劝降郝昭,但当他亲眼看到郝昭已经做好了完全的防备之后,他知道了郝昭守城的决心有多大,但眼下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只能一试。

围城之后,诸葛亮派遣郝昭的同乡靳详于城楼之外劝降郝昭,但郝昭的意志非常坚定,果断拒绝了招降,并且还发现了诸葛亮本人就在军阵之中,于是他突然间张弓搭箭射向了诸葛亮的四轮车,虽然这支箭距离诸葛亮的透露只有微弱的距离,但还是让诸葛亮身旁的将领们吓了一大跳,就连司马昭也久久没有压抑住剧烈的心跳。

唯独诸葛亮显得十分冷静,他从容的摇着羽扇说道:

“我们走……”

见劝降不成,诸葛亮便下令大举攻城,为了尽量避免伤亡他采纳了司马昭的建议,先后以云梯、冲车、以及井阑等器械以减少人力攻城,但是郝昭却全部都将其摧毁,就连挖密道进攻这样奇招也被郝昭所识破。

双方激战二十余日,诸葛亮始终没能攻进陈仓一步,而此时司马昭却已经察觉到了周边的局势,他认为曹真不可能坐视陈仓被围而不管,不久必定会有魏军从东西两个方向对蜀军实施反包围,再僵持下去对诸葛亮是不利的,所以建议马上撤军。

诸葛亮也发现了危险正在逐步逼近,加上粮草的供给也出现了问题,于是他便下令撤军。

而后前来增援的为将王双不听郝昭的劝阻,执意要追击蜀军,结果在绥阳古道内遭到了魏延的埋伏,导致全军覆没,王双本人也被魏延斩落马下。

陈仓之战堪称是守城战役的典范,郝昭仅仅凭借着手中区区一千余人的兵马,居然成功在诸葛亮的数万大军的猛攻之下保住了城池,使得诸葛亮死死的被卡在陈仓城不能前进,直接保障了关中地区的稳定。

战后曹睿对郝昭的表现非常满意,特地将其调回洛阳亲自接见,并且赏赐他关内侯的爵位,他握着郝昭的手对站在一边的曹真和司马懿说:

“当初先帝在世之时,曾经说过郝伯道将来必定会成为我大魏西垂的一道铁壁屏障,今日力退诸葛亮的数万大军,正印证了先帝的预言啊!”

此时无论是司马懿还是曹真,都看得出来曹睿对郝昭有多么的器重。曹真更加意识到将郝昭这样的猛将,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是个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如果将他拉拢到自己这一边的话,那么将来对牵制司马懿肯定会有莫大的帮助,因此他频繁的与郝昭私底下接触。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