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马(672)
或许连曹丕本人没有注意到,自从自己称帝之后,他与司马懿之间原本信任有加的尊敬已然悄无声息的失去了踪影,有的只是尔虞我诈、互相猜忌。
场面上的寒暄结束后,曹丕便问司马懿说:
“爱卿可知朕为何要将你召回洛阳吗?”
司马懿低下头拱手说道:
“臣接到陛下的紧急诏令之后便星夜兼程的赶来觐见,并不知到底发生了何事。”
叹了口气后曹丕说出了召回司马懿的目的:
“朕近日收到了可靠密报,蜀汉丞相司马懿和东吴统帅陆逊已经达成了秘密协定,要分贝从陈仓和合肥向我曹魏两翼发起进攻,虽然现在三足鼎立我大魏势力最强,可真的发生了这样的情况,那么朕就不得不两面受敌,到那时局势会变成什么样,恐怕连朕都无法掌握了。”
从曹丕的口吻之中,司马懿感觉到曹丕对吴蜀联手进攻之事甚为在意,以至于寝食难安的地步。于是他便综合整个局势为曹丕分析说:
“陛下,依微臣之见既然吴蜀已经有联盟进攻之意,那么想要击破他们联盟唯一的方法,就是趁他们还没有将拳头攥紧的时候集中力量狠狠打击其中一个。”
“哦?”
曹丕听后对司马懿的论断很感兴趣:“还请爱卿详解。”
司马懿继续分析说:“从实力分布来看,表面上魏蜀吴三国之中蜀汉的力量最弱,持有这种论断的人,大部分就是基于蜀汉失去了战略要地荆州还有上庸三郡,不过这对于刘禅和诸葛亮来说也未必完全是一件坏事,因为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集中兵力于汉中和巴蜀,陛下也应该知道,巴蜀地形复杂、山峦叠嶂,是易守难攻之领土。再看东吴,虽然他们在极短的时间内杀关羽、夺荆州,又在猇亭大破刘备,势力得到了极大的膨胀,可孙权所占有的领土在短时间内拓展过大,以至于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彻底消化,更何况江东领地大多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广袤之地,相较于益州来说攻打起来难度也没有益州那么大,我想陛下之前之所以选择两度南征,也是因为顾虑到这一点吧?”
一直以来曹丕的南进主张都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包括蒋济、辛毗这样的智谋之士,为此曹丕认为他们都不能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今日听了司马懿的话后,他才终于觉得遇到了之音:
“那照爱卿的观点来看,朕如果想要趁吴蜀联盟尚未成形之际,集中力量攻其一方的话,唯一的选择就只有江东的孙权了?”
“陛下明鉴,不过吴蜀密谋分兵伐魏之事还是应该严加保密,以免国内军民不战自乱。”
自从曹丕称帝以来,一直以来都从未在战事的决策问题之上发表过看法的司马懿,这次一开口就是旗帜鲜明的支持曹丕伐吴:
“陛下之前两次伐吴的时机都切得很准,因为当时刘备刚死,蜀中的情势非常混乱,诸葛亮无力东顾,而此时他又正忙于应付南中的部落蛮族叛乱,也无暇北上,更没有心力去援助东吴,所以此时进攻东吴乃是绝对不能错多的绝佳良机。”
虽然曹丕对司马懿所隐藏的野心始终不敢松懈戒备,但这次司马懿的话完全说到了他的心坎里,为此他再也没有任何的疑虑,第三次下定了进攻东吴孙权的决心。
消除了破解孙刘合纵的顾虑之后,曹丕又将注意力放在了司马懿的身上,他对司马懿说:
“若前两次有爱卿在旁为朕出谋划策,恐怕也不至于两次都无功而返了。你看这样好不好,朕有意让爱卿担任抚军大将军一职,划出五千兵马给你直属统辖,跟随朕一同南征。”
司马懿不是个好糊弄的人,他知道曹丕这句话绝非出于真心,毕竟这种事不是一次两次了,倘若在前几次自己流露出半点想要染指军权的念头,早就被曹丕给解决了,这次又怎么会例外呢?于是他当场予以推辞:
“陛下多次想要给予微臣重任,可微臣知道自己不过是个只能逞口舌之能的谋士罢了,自从微臣承蒙陛下隆恩镇守许昌以来,已经感到有些力不从心,涉足军旅更加是有心无力。长时间离家在外让微臣倍加思念家人子女,所以还请陛下收回成命,并准许微臣辞官回家。”
一听司马懿提出了辞官,曹丕的脸色马上就发生了变化,眼神之中流露出了惊讶和不信,但他很快便将这种情绪掩饰起来,表示出了对司马懿离去的不舍:
“当初若非爱卿鼎力相助,恐怕朕也不会有今日的地位和权势,现在我大魏正值危机之时,正需要爱卿这样的能人来为朕排忧解难,你有何以忍心离朕远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