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安山河(702)

作者: 毕毕大人

想到许康轶曾经的挥金如土,花折忍不住笑着学着毓王的口吻揶揄他:“不期康轶有今日。”

许康轶也感慨颇多:“是啊,如果没有北疆军和安西军的合力,我也活不到今天了。”

——等等,他突然心下闪念,当时他的父皇景阳帝贬他去当了安西提督,他才在安西有了军权。

后来主要是凌安之的劲旅移山填海,将安西到京城的路填平了。

他喃喃自语:“安西提督…父皇在最后,给了我安西军权。”

花折看他表情不对,也开始跟着脑筋急转:“康轶,安西军可是人家凌家的部队,能不能用好是你自己的事。”

许康轶突然笑了,安西军是凌家军,他若真有本事,能为他所用,天下确实是他的,如果他没本事,控制不了北疆都护府和安西军,那死在许康乾手中,也说明他技不如人。

“铭卓,”许康轶声音轻轻的:“我一直以为父皇当年是舍了我,其实,他给我军权,便是给我留了最后一条,能自强的活路。”

他的父皇,可能没有他想得那么偏心,即便是帝王也逃脱不了天下老父亲的私心,先是除去了国之利器“得凌安之者得天下”的安西兵痞,控制他不会把事情闹那么大,之后留给了他自立为王的资本。

花折歪着嘴角一笑,趁着许康轶看不见,对故去景阳帝的鄙视清清楚楚划过他的眼角。

——景阳帝没给过小时候的许康轶什么好脸色和关心关怀,许康轶从小到大,对父亲的渴望极为卑微,能给他立锥之地就行了,可直到景阳帝驾崩也什么都没有得到,所以对父皇最后沉默的恩情有些感伤。

但若景阳帝不玩那些权力平衡的把戏,不用许康瀚和许康轶来制衡许康乾,给康轶打小就封了封地和亲王,那皇子们的地位和格局早就会定下来,长子和老四也不会因为血统被逼得活不下去。

景阳帝左右不过是垂垂病矣人之将死的时候,才想到有个四儿子徒有尊贵、却没有安身立命之所罢了。

——早干什么去了?终究是为了自己的权柄而已。

景阳帝和凌河王看起来全是偏心的父亲,可对儿子们也不一样,景阳帝对半瞎眼的四儿子后期看似宠爱,在大事上却什么都没给;而凌河王虽然对凌安之极为看不上,大事上却什么都给了。

花折拍了拍若有所思还在走神的许康轶肩膀,扶着他向前走:“康轶,过去的事情不想了;铭卓是冷眼旁观者,只清楚的看到了你现在所有的一切,均是你用命挣来和换来的,用不着别人恩赏;走吧,好哥哥带你去吃冰冻凤梨糕。”

******

许康轶在位十七年,做到了勤勉克制始终如一,崇尚法度、约束皇权,休养生息、鼓励商贾,打通丝路、通商南洋,步步为营改革公爵世袭制度,科举武举有条不紊的进行。之后传位给太子储君许渡,带着花折寄情山水,北疆安西的转转,琴棋书画诗酒花去了。

凌安之封为安国公,与余情补办个大礼成亲,四境统帅统全国兵符,养铁骑建水军,十七年间河清海晏,大楚已是太平人间。之后上交兵符、挂印辞官,大楚大好山川,凌安之陪着许康轶花折和妻子儿子,游山玩水去了。

山川五湖,四海同天。

寄诸佛子,共结来缘。[2]

岂曰无君,与子同舟。

此后百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换个人间。

也许不虚此生的路径只有一个,那便是看透了这个世界,却依然热爱这个人间,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之后为世间做了什么。

何以安山河?

答曰:明君名臣度社稷——安山河。

——正文完结

作者有话要说:[1]先秦的一首生日歌,在97章大家给凌霄过二十三岁生日的时候唱过。

[2]改编自唐代长屋袈裟上的几句话。

第四卷 完了,收线的时间比我想的久一些。

写完之后,怅然若失,我的大帅、凌霄、康轶、花折、余情和星元哥哥,陪了我这么久,终究快要说再见了吗?

他们是我多年心中的白月光,有暗黑、现实和不符合晋江的成分,思前想后,未更改他们自己的命运,在写的过程中,反复多次修改,觉得笔力有限,没能让自己满意。

连载期间得到了很多支持,非常感谢大家十个月的陪伴。

番外我尽量早点开始更新哈,要理一下时间线,第五卷 ——尘间世。

请大家在292章和番外第一章 留言吧,看毕毕摇个转盘,咔咔。

——————————————————

《何以安山河》和《神棍窥天机》的接档文,《他乡明月入我怀》权谋剧情向(原名心有明珠照破星河),固氮正剧文,有粗壮的感情线。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