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的女孩对我说+番外(65)
“嗯,有机会一定学。”云很有兴趣的样子。
何园还和她说了很多:
比如孩子为什么最好满三岁以后,再上幼儿园比较好,
比如很多孩子上幼儿园都会哭,但会有三种不同的模式,
比如当孩子哭的时候,老师最好做什么。
……
最后的总结是:
因为幼儿孩子年龄比较小,所以幼儿园老师,有蛮多的功能和父母是相同的,
如果不会爱孩子,就无法教育好孩子;
所以幼儿园的老师不止是保姆,但要有能力做保姆;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要学会观察,因材施教;
这些很有哲理的话,让云对幼儿园教育工作更感兴趣了;现在的她,象一块海绵,拼命吸引着新知识、新经验、新思考。
所以每天都象小蜜蜂一样,勤劳地在园里“嗡嗡嗡”:
在办公室打文件,在班上带孩子;
帮忙领饭领菜,陪孩子吃饭睡觉玩闹(幼儿园最正规的三陪工作)……
晒被子、晒席子、擦床板、洗地板;
去厨房洗菜、包饺子、切菜、分饭。
看来何园也深得奶奶真传,正把她朝着全能型家庭妇女的方向培养着。
而和孩子在一起,也给了云很多不一样的感觉。
有些人说,与孩子在一起,可以治愈心灵的受伤;
也有些人说,与孩子在一起,可能会导致灵魂受伤。
为什么会有如此大反差的评判呢?
“治愈或是受伤,并不取决于孩子的表现,而取决于你对孩子行为的态度。”
何园如是说。
《结茧篇》3 都是可接纳的行为?
“哦!?”
这是什么理论?云睁大了眼睛,看着何园。
何园:“比如说,你在学校,每天都听到孩子哭,孩子叫的,感觉怎样?”。
云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感觉太吵了,回到家里耳朵还是嗡嗡的。所以我们经常说,孩子睡觉的时候是最可爱的时候。”
何园:“是啊,刚开始的时候,很多新老师不适应,也会这么想。而有一些比较有经验的老师,就慢慢习惯了;但我现在要说的不是习惯,不是熟视无睹,听而不闻,而是换另一个角度去看待孩子的大声音。”
云继续睁着眼睛,认真听着。
何园:“当我们认为是‘吵’的时候,是不是认为孩子不应该说话这么大声,是对这种行为的评判,并且用的是贬义词?”
云:“对啊,难道不是这样吗?”
何园:“如果是我们大人,受过多年的教育,知道在公众场合要约束自己,所以如果是大人这样做,的确不应该,可以归类于‘吵闹’”。
“但孩子不一样,他们还在自然的状态中,他们还没有受过什么教育,所以他们会很自然地表现自己,就象动物开心、不开心都会很大声地叫一样。
他们的‘吵’和大人的‘吵’的性质是不一样的。”
云:“但还是‘吵’啊。”
何园:“如果你过早给他们贴标签——吵闹,心里自然会认为他们做错了,就会想办法去纠正他们,然后发现你一个人,大声喊着‘别吵了’,也没什么效果不是吗?毕竟你一个人的声音,敌不过这么多的孩子。”
云:“是啊,别说我一个人敌不过,我们在班上三个老师一起喝止,还加上手铃的配合,还要花几分钟,才勉强压下去。”
何园:“这也是传统幼儿园老师的做法,但现在开始有一些新的方法和探索。我们也是在学习改善的过程中。比如不要过早给孩子贴标签,用接纳的心态和好奇的眼光去看待孩子?”
云:“什么意思?”
何园:“你现在想想,如果有一个孩子在你身边大声说话,你想着他很吵,会有什么感觉?”
云感受了一下心里的感觉,那种很烦躁的情绪由然而生,真想跳起来大喝:“别吵了!”
何园仿佛听到了她的心声,又跟她说:“你现在换一个角度来看,还是有一个孩子在你身边大声说话,你只是听着他大声地说话,然后尽量去听他说话的声音、语气语调,又会是怎么样。你现在就可以去教室外听听。”
云一脸兴奋地快步出门,躲在一个教室外,听着里面的声音,这是大班的孩子,正在上画画课,他们可真是一刻也停不来,手里画着,嘴里还嚷着。
刚开始时,云的第一反应就是“太吵了,吵死了,给我闭嘴。”但突然想到何园交代的任务,就静下心来,不去头脑的那些评价,只是听着孩子不同的声音。
噫,真的有点不一样呢,心情慢慢平静下来了,而且听到孩子不同的声音,有些沙哑,有些尖刺,有些厚实,有些悦耳,有些说不清楚,有些某个字发音很特别,真的非常有趣,象是发现新大陆一样。